芷兰斋藏藏书家墨迹叙录(之六)

2012-05-18 15:01:55《紫禁城》 作者:韦力

  整理书目看似简单,实则一场浩大工程,芷兰斋书目二十年来几起几辍,体例编排方式自我感觉都在不断地长进中,然没有一次能够通编一过。近来俗事稍得暇,又屡战屡败地开始新一轮整书编目过程,祈盼这一次不是个烂尾工程吧。

  此次整理与过往相较,堪称有进步之处乃是增加一项拍照留档过程,故在整理上翻书较以往更为仔细。整理至第五架时,于明正德二年《篁墩程先生文集九十三卷拾遗一卷存六十卷》序前读到一段墨笔题识:“《程篁墩文集》六十卷,壬申岁三月,购得于白下,帋(纸)、板精妙。粗阅一过,经学承宋人语录之习,与古义不合,古文差胜碑版,或有掌故可征,论议亦不能考正孔庙祀典一疏,请祀郑康成于乡,尤为纰谬,幸后仍入庙从祀,是报注经之功。五松居士记于冶城山馆。”此段题记为以往未曾措意者,今再次品题文意,除字迹颇觉眼熟之外,亦令吾想起许多。

  程篁墩即明代理学家、文献学家程敏政,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居士,安徽休宁人,十岁以神童荐,英宗召试,援笔立就,文采粲然。成化二年得中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因其生于朱子之乡,故自称程子之裔,其著有《宋遗民录》、《宋纪受终考》等。生前尝自订诗文集《篁墩稿》、《篁墩三稿》、《行素稿》等,编后并未刊行,后由其子侄将所编诸稿统一汇编,合为一百四十卷,总名之《篁墩先生文集》。《嘉业堂藏书志》有董康为是书所写书志云:“明程敏政所撰。正德时刻。前有目录。卷一至卷八,直讲讲章日讲。卷九至卷六十一文,俱依类编次。卷六十二至卷九十三诗,不分体,词亦附入。先是,休宁选刻《篁墩文集》二十四卷,从子曾与其子埙辑录文集百余卷,藏于家。曾后请于郡守何歆,捐赀刊行,牒文详附录中。其法,拘集单开有文之家,以礼劝论,每文一章,助银二两、或一两五钱;诗一章,助银一两,或七八钱。足征醵赀之风气。先生为西涯之婿,而西涯序称为‘吾友篁墩程先生’,盖因先生淹贯经史,援忘年之谊而屈丈人之尊也。”

  董康所述《篁墩文集》二十四卷乃休宁知县张天衢出资刊刻者,张天衢于弘治十六年任休宁知县,因是书卷帙太过浩繁,故由程氏子侄辈中名程鲁者负责摘抄其中精华,由程氏门人戴瑶加以注释,于正德元年成书。越一岁,知府何歆由程敏政之子程埙处得到全稿,刊刻行世。吾所藏者,正是明正德二年何歆刻本,半页十三行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然而吾喜爱此书,非止此书版本可贵,兼因卷首有清代经学家兼藏书、目录学家孙星衍手泽也。

  孙星衍(1753~1818年)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茂芳山人、五松居士等,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榜眼,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精研金石碑版,兼工篆、隶、治印,性喜聚书,为吴派汉学后进,上承钱大昕,与洪亮吉并称于时,所著《尚书今古文注疏》至精至粹,汇群儒之大成,示后学之良矩,代表着清代研究《尚书》之最高成就;在金石学方面,渊如与邢澍一同撰录了首部全国性金石书目《寰宇访碑录》,为蒐求石刻者之鸿宝;其骈文在当时亦首屈一指,吴鼒所刻《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中,孙氏为其一,然而渊如自三十岁即放弃诗文一意研经,袁枚谓之“逃入考据,盖不欲以文人自囿也”。

  孙星衍与袁枚为忘年之交,青年时期的孙星衍曾怀诗往谒随园,袁枚读后叹为奇才,当其将注意力由诗文转向考据时,崇尚“性灵派”的袁枚还曾数度写信劝阻,望其继续诗文骈赋,孙之回信言辞颇为激昂。彼时虽为考据学风最为鼎盛之期,但反对考据学之音也已然兴起,其中争论最为激烈者即袁枚、方东树、章学诚等人,而孙星衍与袁枚于书信往来之中的争论,正是此场争论之代表。除却袁枚,渊如(星衍)与洪亮吉、王昶、阮元等皆交游甚笃,二十余岁时其就学于南京钟山书院,当时主讲卢文弨、钱大昕均极重之,教以考证小学。在此求学期间,孙氏结识洪亮吉、黄景仁、赵怀玉等,后与洪亮吉共事多年,毕生友善。二十九岁时渊如与洪亮吉等随毕沅赴西安节署入幕,校雔碑版古籍,期间结识王昶。嘉庆六年,阮元于杭州建立诂经精舍,特意聘请孙星衍授经义,王昶授词章。

  在西安毕沅幕府的八年期间,毕氏藏书之富令孙星衍大开眼界,钦羡不已,当时仍为一介寒士的茂芳山人尚无力聚书,只能略饱眼福,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得中进士走上仕途,才正式开始聚书生涯。在京师期间,其寓所常为当时诸名士集会宴饮之处,所交游者皆好学名儒,亦为其聚书提供了方便,彼时海内奇文秘籍,或写或购,尽在此中。乾隆六十年,孙星衍结束九年京官生活,外放为山东兖沂曹济兵备道,远离京师,聚书非易,唯有动手抄录或请友人代购以充书橱,期间奉禄虽有所增,却几乎尽数用于藏书,孙星衍亦于诗中自嘲:“薄宦廿年徒立壁,买书钱是卖文钱。”如此苦心经营,其藏书日益丰富,待到嘉庆二十三年去世时,所拥藏书已然两千余种,且多善本秘笈及抄本。

  嘉庆三年,渊如丁母忧归居南京,购旧家园林一座,遵父命建孙氏祠堂,以纪念其从祖、明功臣孙兴祖。孙兴祖谥忠愍,故称孙忠愍公祠堂,祠堂边有冶城山馆,为渊如读书、藏书、刻书之处,尚有一小院,中有古松五株,故名五松园,孙星衍之号“五松居士”亦由此而来。园成不久,其弟子李贻德尝赋诗云:“脱却朝衫早杜门,《白华》志洁乐晨昏。曹南清节今无匹,海内儒林此最尊。四部图书王令宅,中年丝竹谢公墩。鸡笼山馆蘼芜涧,六代风流一例论。冶城久识郑公乡,又试经论付草堂。一沼水环三面曲,五松阴借半庭凉。倚阑手指排花地,散箧偏寻种树方。最是菜根滋味永,更营小圃爱蔬香。……”李贻德字天彝,号次白,少工韵语,二十六岁时以诗投孙氏于江宁,事以师礼,渊如晚年所著诸书,多由李贻德为之卒业。

  孙星衍载书万卷归居南京那年,船行至山东微山湖遭遇大风,船上书籍损失惨重,他为此痛惜不已,念及古今藏书家莫不率阅数十年,传及一二世而散佚,唯有范氏天一阁传世最久,遂将善本书藏于五松园内之廉石居,其余普通古籍尽藏于家祠,作以孙氏家族之公产,寄望于祖宗庇祐,并方便宗族子弟读书。其于《孙氏祠堂书目》序中云:“昔之聚书者,或赠知音,或遭兵燹,或以破家散失,或为子孙售卖。高明所在,鬼神瞰之。予故置之家祠,不为己有。既经水患,卷帙丛残,知免天灾豪夺之咎。但舍之作宦,不能多携。惧为蠹简,是切遂初之志。因刊目录,略述渊源,以教家塾,非敢问世。其有续得,列为后编云。”

  作为乾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及版本目录学家,最能体现孙渊如藏书思想者即其藏书建构,而书目是最能体现其藏书思想之载体。渊翁生平最重要的三部书目分别为嘉庆五年编定之《孙氏祠堂书目》、嘉庆十三年编定之《平津馆鉴藏书记》及嘉庆十六年编定之《廉石居藏书记》。平津馆为其第二次出任山东德州时之藏书处,所藏书籍泰半由南京孙氏祠堂转运而来,其数量几乎占孙氏祠堂藏书之半,而《平津馆鉴藏书记》仅著录338部,堪称孙氏藏书之精品。在此部书目中,孙星衍较早地记载“耳题”、广泛记载版心内容,将版口、行款作为著录必不可少的一项,并明确提出“黑口”的概念,首度提出比较版框高低之说,使得此书目成为《天禄琳琅书目》后又一部具开拓意义之版本目录,此种解题方式直接影响着后来的张金吾、缪荃孙等人。嘉庆十六年,孙星衍引疾归居五松园,将未收入《平津馆鉴藏书记》之善本重新挑选并撰写解题,然而或许是精力不逮之故,此目未经分类编次。

  三部书目中于孙星衍生前刊刻行世者,唯《孙氏祠堂书目》,此目录堪称清代藏书目录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分类体系一直备受争议,为目录学界议论之热门话题,因为它完全打破“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系,将其总目分为十二大类,分别为经学第一、小学第二、诸子第三、天文第四、地理第五、医律第六、史学第七、金石第八、类书第九、词赋第十、书画第十一、说部第十二。与《四库全书》分类法相较,《孙氏祠堂书目》将四部分类中的某些类、属提升至与部并级,按王重民先生的说法,即“划小学于经学之外,出天文于诸子之中,析地理与史学为二,不强戴四部于各类之上”。依孙氏自己的说法,则为“仅以教课宗族子弟,俾循序诵习。分部十二,以应岁周之数。”书目编定之后,时隔十年方始付梓,首刻为金陵孙忠愍祠堂刊本,并收入渊翁所编《岱南阁丛书》,此自刊本当时印行极少,故海内稀见。孙翁究竟为何如此分类,目录学界各种说法兼而有之,吾所感者,却在于他在几乎没有第二种解题方式的情况下,能够第一个打破常规,坦然依己见行事。在四部分类早已一统天下的乾嘉时期、在这个藏书家灿若群星的时代,孙翁抛出一个如此标新立异的书目,其同时代的藏书家是如何观之,而他又是如何受之,吾甚好奇。

  《孙氏祠堂书目》编定十年之后始得刊行,是在孙翁有生之年,而另两部书目的刊行,则是其身后事了。孙星衍殁后十八年,始由不屑举业、尤喜校勘古籍的陈宗彝至冶城山馆,从其子孙竹庲处访得《平津馆鉴藏书记》稿本及此稿本之后辑录之解题,并整理分类刊行,定名为《廉石居藏书记》,以五松园内有匾曰“廉石居”之故。

  当日孙渊如建孙氏祠堂,藏书其中时,尝寄望先祖庇祐,未想此望他日落空,藏书尽散,唯赖三部书目存其梗概。孙翁殁后,吴山尊招顾千里至扬州,料理其遗书残稿,千里云:

  渊如卒后,其家收藏颇有恶客窃去者。渊如之弟相继俱殁,汉石经《尚书》残字宋拓本为孙北海故物,孙氏诧为铭心绝品,不知何存。

  以及

  后闻其弟受某甲之诳,尽付所有唐人文集并他种书若干,托其寄借与孙古云而从中乾没去矣。旋贩至常熟,卖与张月霄,张亦不能守,未详今流传何所,首尾仅一周星耳。

  陈宗彝亦云:“今竹庲昆仲分藏虎丘一榭园,金陵五松园间有散佚。”此二说读之尚未惊心,惊心者为徐康撰《前尘梦影录》中所云:

  庚申吴城陷后,越二年,虎丘山寺见一室,乱书堆积,搜之颇有善本,如《范文正事变》只二十余页,字悉吴兴体,末有孙渊翁题跋,黄尧翁三跋。渊翁云:‘此等元大德、延祐本,直欲驾于宋刻寻常本之上。’纸坚白而极薄,墨色如漆。寺中一僧,目不识丁,余以贱价购之。书之首页皆有印记,知为一榭园中所庋。今则池馆楼台,鞠为茂草,非佛家所云坏劫欤!

  藏书尽散,亦怪不得其子孙竹庲,因孙渊如六十五岁去世时,竹庲年仅七岁,祖业难守非其罪。自古藏书皆痴者,渊翁则为书痴中之情痴也,其与妻王采薇相识于微,后遂父母之愿结为伉俪,情深意笃。王氏字玉瑛,号玉珍,精诗文,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及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均见载。乾隆二十三年,渊如之父孙书屏与采薇之父王光燮相识于天津,因王光燮精通“子平之术”,孙书屏以长子星衍生辰相告,王光燮推算后认为必能高中,故于两年后,在王采薇八岁时,将之许配星衍。待采薇稍长,不仅容貌端庄秀丽,更喜读文史,尤擅长小楷,十九岁时与星衍成婚,从此夫唱妇和,惜良辰未久,年仅二十四岁既以产疾不治。采薇殒后,孙星衍伤心欲绝,誓不再娶,直到十七年后,祖母以星衍四十无嗣而命置侧室,竹庲既其侧室潘氏所生。虽然幼子当家难守祖业,收藏多被恶客窃去,但毕竟还是保存了先人手泽,否则《平津馆鉴藏书记》与《廉石居藏书记》亦无缘问世矣,至若干年后叶昌炽偶遇其孙,与之谈平津馆旧事及未刻著述,皆不甚了了,一脸茫然,更令人唏嘘。

  藏书著书之事,个中欢喜悲哀,唯个中人解。五松居士所题识之《篁墩程先生文集九十三卷拾遗一卷存六十卷》,乃程敏政编定后存稿于后人,若干年后始得刊刻,五松居士之稿亦存稿于后人,二十余年始得刊刻。书缘人事,渊如得此书叙此文时,并不曾想到他日自己书稿亦会如同此书。

(责任编辑:邓国皇)

推荐关键字墨迹藏书家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