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夺丽质

2012-04-23 16:40:22 作者:周晓晶

  Jade collected at Liaoning Museum can be divided into jade of Hongshan Culture, jade of Liao dynasty and jade of Qing dynast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unterfeit ancient jade beca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hibition. Meanwhile, the contrast between jade from palace and jade from common people were stressed.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玉器具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不均衡的特点,这是由其藏品的来源所决定的。辽博玉器藏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古物馆的藏品;二是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从哈尔滨迁运来的在解放战争中征集的文物;三是解放以后的考古发掘品与征集传世品。考古发掘品以红山文化玉器和辽代玉器为主,而传世品则以清代玉器的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辽博所藏的清代玉器与两岸故宫的精品玉器有所不同,这里既有原为皇宫所有的官作玉器,也有很多是清末民国时期市场上流通的民作玉器,这些玉器更能综合反映当时玉器生产和使用的整体面貌。

  

  明清玉器的主要玉材种类

  新石器时代,各地的玉器以就近取材为主;夏商以后,新疆和田玉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玉器的主体材料。由于不同时期在新疆采玉的矿坑位置不同中,所采玉料的品质会有所不同,加上加工技术和成器后的经历不同,同为和田玉,在视觉上仍有差别:明代玉质较干,多绺裂和杂质(图1);清代玉则质、色纯正,颇有大家之气(图2)。

  由于矿物成份的微量差别,使和田玉呈现不同的颜色。根据玉色的不同,和田玉可以分为白玉、青玉、黄玉、糖玉、碧玉、墨玉等品种,这些和田玉品种在明清时期的玉器中都可以见到。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其中的上品被称为“羊脂玉”,含透闪石达99%,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润泽,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图3);青玉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含有微量的氧化铁(FeO),色呈淡青、青绿、灰白者均称青玉,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图4);碧玉也是和田玉的一个重要品种,色呈灰绿、深绿、墨绿色,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大多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为中档玉石,其中佳者为颜色纯正的碧绿色(图5);黄玉的基质为白玉,因其中含有氧化铁成份而形成黄色调,色度浓重的优质黄玉极为罕见,其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图6);墨玉是因透闪石中夹杂了石墨、磁铁成分所致,多与白玉或青玉共生,颜色多为在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可做俏色玉器(图7);糖玉为氧化铁渗入透闪石或皮壳,形成类似红糖一样的深浅不同的红色,糖玉常与白玉或青玉共生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图8)。

  

  和田玉矿石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三种情况,即:山料、山流水和仔玉(又作籽玉或子玉)。一般按照和田玉的等级来说,仔料最为贵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山料,又称山玉、碴子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呈棱角状,一般有绺裂,块度大小不一,良莠不齐(图9)。仔玉,又作子玉或籽玉,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通常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由于河水的长期搬运、冲刷、分选,质量非常好;加上表面往往有铁的成分氧化而形成的橙黄色皮壳,深受人们喜欢(图10)。由于在清代,仔玉的价格要高于山玉,而且仔玉皮壳的颜色与古玉的沁色很相像,因此深入玉器收藏者的喜欢。为了迎合市场,玉工常在一件用山料制作的时作玉器上,局部人工染色,使其看起来好像仔玉的皮壳,在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很多时作玉器上,都可以看到这种以人工染色方法,在器体局部染出非常鲜艳的橙色,以冒充和田玉仔料的皮色(图11)。

  明清玉器的主要器型种类

  中国古代玉器的造型,依其制作的成型技法,大体可以分为片状雕、器皿和圆雕三类。片状雕是通过切割、镂空等技术,制作出各种造型的扁薄体玉器,其应用都十分广泛,既有小至几厘米的佩饰和物品配件(图12),也有长数十厘米的礼器;圆雕是利用一块玉料的形状,稍加修整,制成人物(图13)、动物、植物或山形,用于陈设或佩戴;器皿则是采用掏膛技术,从器口部位将器腹内的玉料掏空,成为可以盛装物品的器具(图14)。明清时期,器皿类和圆雕类玉器造型从数量到质量都较以前大大提高,成为这个时期玉雕水平的标志,尤其是清代的玉器皿,其造型看起来可与景德镇的官窑瓷器相媲美;圆雕的人物和动植物形体合乎自然比例;仿古青铜器造型的器皿,轮廓刚劲挺秀,很有青铜器的韵味;各种透雕的佩饰、香囊玲珑剔透,精巧空灵;“大禹治水图”等一批巨型玉山更是如同气势恢宏的立体山水画,充分显示了清代玉雕的工艺水平。

  

  明清玉器的基本装饰技法

  中国古代玉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阴纹、阳纹、透雕、浅浮雕、高浮雕、巧琢、镶嵌等,但每个时代在具体的运用上又有不同的特点,清代玉器纹饰集历代之大成,阴纹、阳纹、透雕、浅浮雕和高浮雕均有应用,并大量运用巧琢和金镶玉、铜镶玉、木镶玉、玉镶宝石、贴金、描金等装饰工艺。阴纹是用钉子铊所刻的由下凹的线段组成的图案(图15)。阳纹是由凸起的线段组成的图案,它是在将纹饰底稿定位后,用磨铊将线纹以外的部分磨低成为地子,使纹饰高出地子,因此又称“减地阳纹”、“压地阳纹”或“剔地阳纹”(图16)。浮雕纹饰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纹饰的制法与阳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凸起的面积较大,而不仅仅是线条;高浮雕纹饰与浅浮雕纹饰的区别是高低的落差相对较大(图17)。

  透雕,又称镂空,是按照设计图案的需要,去掉纹饰主体以外部分玉料的工艺技法,镂空既是一种纹饰装饰技法,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器型,是玉器制作中极其重要的工艺技法。清代玉工对镂空技术的掌握更加娴熟,所制镂空玉器多于以前历代,不但有大量的透雕佩饰(图18)、香囊等,还在整个器皿上雕琢镂空花纹。

  巧琢,又称巧作或巧雕,以这种技法雕琢的玉器被称为“俏色玉”。玉工根据玉料上不同颜色的分布情况,进行巧妙的设计,最常见的是利用仔玉的皮色或与白玉、青玉共生的墨玉。巧琢工艺最早见于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一只玉鳖,它是巧妙利用一块墨玉与白玉共生的玉料,将黑色玉料部分琢成背壳和眼睛,白色玉料雕成腹部和足部,使小玉龟栩栩如生。金元时期的秋山玉,常保留橙黄色玉皮,将其雕成山林的颜色,做成俏色玉。明清时期巧琢的佩件更加多见,除了和田玉中的墨玉(图19)、糖玉、仔料、多色的玛瑙这几种天然玉料,还有将均一颜色的玉料染色后再做成“俏色玉”的现象。

  镶嵌工艺,是在一种材料制成的器物主体上,嵌入其它各种质地的材料,组成各种图案的工艺,其作用一种是增强实用性,一种是增强观赏性。镶嵌技术起源很早,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木或骨镶嵌细石器组成的复合工具,新石器时代常见镶嵌绿松石的玉器。明清时期统治阶级追求雍容华丽的工艺效果,往往在许多工艺品上都要求镶嵌,特别是以各种色彩鲜艳的宝石制成的“百宝嵌”。常见的有:玉镶玉、玉镶宝石(图20)、玉镶金属、金镶玉、木镶玉等。

  雅致吉祥的陈设品

  明清时期的玉器中,有些是专门用来陈设欣赏的,也有些兼具陈设与实用的双重功能。玉插屏、玉山子以及模仿商周青铜彝器造型的仿古玉是清代最为多见的陈设玉器。一些被赋予特殊吉祥含义的动植物形象也是常见的陈设品题材,大多做成圆雕,既可陈设玩赏,也可兼作文房镇纸使用。

  玉山子是清代非常流行的一个玉雕陈设品种类,一般是以山水或伴有人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为画稿,以浅浮雕或高浮雕技法雕琢图案,犹如立体的绘画,是玉图画的代表。从传世的玉器来看,玉山子出现于宋代,盛于清代。清乾隆皇帝为了扼制、扭转当时玉业中出现的“玉厄”现象,大力提倡制作具有文人画高雅气息的玉图画题材玉器,希望藉此将玉业引上典雅之路。玉山子是玉图画题材玉器最重要的一个品类,所以,随着玉图画玉器成为当时玉器的一个主流,玉山子的制作数量和质量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高达2至3米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秋山行旅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等巨型玉山,代表了清代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而最为多见的是高度在一二十厘米左右的中小型玉山,一般以白玉或青白雕成,玉质为仔料或比较纯净的山料,做工精细,富有沉静、典雅的书卷气息,可以作书房案头陈设或执于手中把玩(图21)。

  插屏是一种可组装的屏风。宋代开始出现置于几案上或砚台边、用以挡蔽风尘和观赏的小型砚屏;至清代,小型砚屏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屏心与屏座分开、可组合安装,所以通称为“插屏”,其表面多碾琢绘画题材的图案。清代的玉插屏一般为玉屏心,配木边框和木座。清乾隆四十年以后,随着乾隆皇帝大力提倡制作玉图画题材玉器,玉插屏的制作数量和质量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玉插屏心面积较大,适宜碾琢绘画题材的图案,因此也与玉山子一样,成为玉图画玉器的一个重要品种。所用玉材以和田玉中的碧玉、青玉为多,还有用翡翠制作的插屏心,成对者更加珍贵(图22)。

  玉花插是以玉雕成的用来插花的容器,同时其本身也是一件陈设观赏品。明清时期的玉花插造型多样,其中有很多是模仿动植物的形象雕成肖生器皿,形神兼备,维妙维肖,所模仿的动物和植物一般都具有吉祥的寓意。同时也有很多是模仿古代青铜彝器造型的仿古玉器作为花插的,如仿古玉觚就常常兼用作花插,俗称花觚(图23)。

  明清时期,多子、多福、长寿、富贵等世俗化的吉祥观念极为流行,艺术品的装饰图案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一些植物、动物和人物等肖生题材,如莲花、寿桃、佛手(图24)、石榴等植物,鱼、鹤、瑞兽、蝙蝠、鸳鸯(图25)、鹌鹑等动物以及民间传说中的神仙、能带来好运的童子等人物,通过谐音、比喻等方式,被赋予吉祥的含义。以这些题材制成独立的造型,是常见的、深受喜爱的陈设品题材,大多做成圆雕,器型较小者也可兼作文房镇纸。

(责任编辑:张勤)

推荐关键字和田玉玉材种类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