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气泡观察法在仿古瓷器鉴别中的作用

2012-04-12 10:58:18《收藏家》 作者:李延春

  

  The paper explained the difference of bubble between ancient porcelains and imitation ones by observing the glaze of porcelains under magnifier.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制瓷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仿古瓷器的制造更是达到了几可乱真的水平(图1)。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现代仿品瓷器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古玩市场里仿品充斥,给那些想收藏古瓷器的藏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有时花了不菲的钱,买到的却是赝品,弄得心境全无。因此,如何识别这些现代仿品,已经成为古瓷器收藏和鉴赏活动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今年7月上旬,有位藏家准备把他的一件元青花大罐出手,委托我找拍卖公司的专家老师上门看货。拍卖公司老师反复看了那个大罐后提出两点疑问:一是大罐的胎底虽有旋纹、釉斑等明显特征,但胎质较细,与元代胎质大多粗涩的特征相距较远;二是大罐的釉色白中闪青太过,不符合元青花的白釉早期微青、后期较白的特点。但藏家坚称,这个元青花大罐是他从国外买回来的,器型、胎骨、釉色、纹饰都符合元青花的特点,况且前几天江南某市博物馆的专家刚来看过,说这个元青花大罐非常“开门”,必真无疑。

  就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我突然萌生用“气泡观测法”看看这个大罐是不是现代仿品的念头。征得藏家同意后,我用100倍放大镜对大罐的釉下气泡进行了观察。根据我的经验,这个元青花大罐的气泡图象应属现代仿品的气泡图像特征。接着,我又对大罐的表面作仔细查看,终于在大罐兽首的鼻孔里发现了现代仿古瓷器“做旧”用的黄色粉末,这种黄色粉末在景德镇仿古一条街上随处可见。据此,我认为拍卖公司老师的意见是有道理的,这个元青花大罐应为现代仿品。

  (二)釉下气泡形成的因素

  首先,釉下气泡是胎和釉中的水分子带来的,胎和釉的含水量多少,胎土糅合及瓷胎晾干的时间长短,都可能影响到釉下气泡的形态。但在现代制瓷工艺下,胎、釉的水份配比一般都比较固定,胎土糅合及瓷胎晾干时间也比较一致,故釉下气泡形态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这就为探求现代仿品瓷器的图像规律奠定了基础。

  其次,瓷器在烧制的过程中,胎和釉中液态水分子会逐步变成气态水分子,气态水分子又不断产生聚集继而再产生挥发。挥发的过程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在釉面较厚的情况下,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裹较紧,气泡虽然产生聚集,但挥发较少,未能挥发的气态水分子随着釉面被烧结而在釉、胎之间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气泡群;在釉层比较稀薄的情况下,气态水分子聚集后冲破釉面得以挥发,故气泡较为稀少。其中挥发比较早的气态水分子,因釉面还在流动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挥发比较晚的气态水分子,因釉面烧结而来不及愈合,则在釉面留下凹坑,形成所谓的“棕眼”。

  再者,釉下气泡的形态与瓷器的烧造环境是有密切关系。古代瓷器用木柴烧制,火苗软,升温过程缓慢,胎釉中水分子产生聚集的时间长,故气泡成长充分,所有气泡壁薄光亮、形态完整、排列疏朗,气泡的底平面平整光滑,整个图像赏心悦目;现代瓷器用气窑、电窑烧制,升温过程快,胎釉中的气态水分子还来不及聚集,胎釉已经烧结,过早地被凝固起来,故气泡成长也不充分,全部或部分气泡的壁厚干瘪、形态细小、排列紧密,气泡的底平面有高低不平的感觉,整个图像表现死板。

  (三)古典瓷器釉下气泡图像概述

  本文所说的古典瓷器,是指民国以前生产的瓷器,即目前我们还能看到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隋、唐、五代瓷器,宋、元、明、清瓷器和民国时期生产的瓷器。

  釉下气泡图像是指用高倍放大镜(通常为100倍)观察瓷器釉面时,釉下气泡呈现出来的画面。根据笔者对大量古典瓷器气泡的观察、分析,得出的基本印象是: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生产的瓷器,因受釉层稀薄、时间久远、保存条件不好等因素的影响,釉下基本上没有气泡存在。只能看到一些银白色的土沁痕迹。之所以说 “基本上”,是因为还有个别器物能观察到极少的气泡。主要在积釉较多的部位。

  2.隋、唐、五代时期的瓷器因釉质改善,可以观察到少量气泡存在的情况,但基本上都是中小型气泡,且排列疏朗,所有器物都有黑色、褐色死亡气泡的痕迹。死亡气泡的形成,与时空跨度、使用环境、表面开片等因素有关。

  3.宋、元、明至清早、中期瓷器,尤其是官窑瓷器,因釉质较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釉下气泡图像非常明显,且特点各异。这几个时期生产的瓷器气泡,专家们有很多论述:有的“寥若晨星”、有的“聚沫攒珠”、有的“排列疏朗”、有的“似鱼子状”……总而言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釉下都有各色各样的气泡,形状饱满,晶莹剔透,气泡所处平面平坦舒畅。明代以前瓷器中还可见黄色死亡气泡的痕迹(图2)。

  4.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生产的瓷器因釉质较差,釉层稀薄,用柴窑烧造时气泡得以挥发,故一般性的器物都观察不到独立的个体气泡,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然而,正是这种气泡图像,客观上又在古典瓷器和现代仿品之间筑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四)现代仿古瓷器气泡图像的主要特征

  据笔者观察、分析,现代仿古瓷器的釉下气泡图像主要有两种类型:

  1.扁平暗哑型:

  釉下气泡由小型气泡组成。这些气泡大小差别不大,排列紧密,占据了气泡图像的可见界面。气泡形状扁平,表面毛糙,边界清晰,色泽暗哑且都处在同一平面上,没有死亡气泡的痕迹(图3)。此类气泡图像在现代仿古瓷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现代烧造技术的产物。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这些细小扁平的气泡中,还隐藏着一些刺眼的“亮点”,这些“亮点”从何而来尚不清楚,但旧瓷有所谓“莹光”,新瓷有所谓“火光”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这些“亮点”就是造成现代仿古瓷器表面“火光”的因素之一。

  2.暗哑、明亮混合型:

  釉下气泡由小型和中型两种气泡组成,以小型气泡为主,中型气泡为辅。小型气泡排列紧密,形状扁平,表面毛糙,色泽暗哑;中型气泡形状饱满,表面光滑,色泽明亮,排列疏朗,气泡所处平面略显不平。无论小型气泡还是中型气泡,都没有死亡气泡存在的痕迹(图4)。此类气泡图像虽然属两种气泡混杂,但各自特征明显,非常容易区分。景德镇窑口的把庄师傅告诉我,这种气泡类型是现代仿品刻意仿制的结果,如改变釉料含水比例、增加釉层厚度、适当延长升温时间,甚至直接改用木柴烧制等。虽然这些方法都有可能烧出来那部分饱满明亮的中型气泡,但无法改变现代瓷器胎釉的本质特征,气泡图像中仍有部分暗哑扁平气泡存在。2010年前后,这种气泡类型的仿古瓷器开始问世。

  (五)我的几点看法:

  1.现代仿品的釉下气泡图像与古典瓷器的釉下气泡图像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由不同时代的不同胎釉材质和不同的生产工艺所造成的。因此,鉴别现代仿古瓷器的要领,主要看是否有排列紧密、形状扁平、色泽暗哑的小型气泡这个特征,有此种气泡图像的瓷器一定是现代仿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小型气泡,一般只在白色釉面下出现,故对鉴别青花、粉彩等各类彩瓷特别有效。其它仿古瓷器如果底足平面有白色釉面也可适用,没有白色釉面也可以通过观察死亡气泡的痕迹予以区别。

  2.虽然“气泡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仿古瓷器,但绝对不能单独用此法给古瓷器断代,本人在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2010年冬天,我在江南某地古玩市场看到一件清中期款识的瓷器,气泡图像属于如前所述现代仿品的第二种类型,在没有仔细鉴别胎釉、纹饰、款识的情况下,错误地把它当作清中期真品,花重金买了下来,结果吃了大亏。要给古瓷器断代,还是要按照既定的鉴定程序,从器型、胎釉、纹饰、工艺和款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实无法辨别,再用“气泡观察法”检测其釉下气泡的图像。说到底,“气泡观察法”只能作为古瓷器鉴定的一种辅助手段。

  3.在几千年古瓷器生产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发现了那么多生产瓷器的窑口,生产了那么多的瓷器品种。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可能一一去追寻每个朝代、每个窑口、每个瓷器品种釉下气泡的图像,因为我们不可能再找到那么多的标准器。而只有现代仿古瓷器的气泡图像是我们可以描述的,也是最具有可比性的。因此,用“气泡观察法”鉴别仿古瓷器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学习古陶瓷鉴定时间不长,对仿古瓷器的研究也是略知一、二。文章所述观点只是我一家之言,肯定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加之找不到专业设备,气泡图像是用手机加放大镜手工拍摄,图片模糊不清。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以便引起专家和广大收藏爱好者对“气泡观察法”的重视,通过更多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来不断研究、认真总结,逐步探索出现代仿古瓷器釉下气泡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古典瓷器收藏活动能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①《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1982年9月第一版,文物出版社

  ②《陶说》朱琰着,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第一版,1931年(民国二十年)“文友堂”版

  ③《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着,1993年第一版,紫禁城出版社

  ④《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2001年12月第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⑤《中国瓷器鉴定基础》李辉炳着,2009年10月第一版,紫禁城出版社

  ⑥《青花瓷鉴定》张浦生、霍华着,2010年6月第一版,吉林出版集团

  ⑦《说罐论缸》高阿申着,2005年6月第一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⑧《仿古瓷器的特征及鉴定要点》高阿申撰写,2010年第11期、12期《收藏家》杂志

(责任编辑:邓国皇)

推荐关键字气泡鉴定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