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鬼火 陶艺情怀
2012-04-11 09:20:48
2006年10月13日上午,首届ISCAEE国际陶瓷艺术教育交流年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这次为期半月的陶艺盛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十余所文化艺术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40多所院校的200多位陶艺专业的师生参加,共收到数十篇学术论文,两百多件陶艺作品(已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会议期间,大会不仅为普通陶艺爱好者提供了论文集和作品集,同时为期一周的专题学术讲座和国内外陶艺专家的现场工艺演示更让陶艺爱好者们大开眼界,活动后期组委会还组织与会专家前往景德镇、醴陵等传统陶瓷产地专业考察。韩美林先生欣然为本届年会题词—”神工鬼火”。
早在十年前,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国塔科玛大学、土耳其安德鲁大学四所院校的陶艺专业就开始了国际间陶艺教育交流。近十年来,随着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成立一个正式的国际陶艺教育交流协会显得尤为必要,于是ISCAEE(国际陶瓷艺术教育交流学会)在各方的呼唤声中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ISCAEE不仅仅是国际间陶艺作品的交流,更是陶艺教育方法的交流。ISCAEE的会员很多是各国著名艺术院校的教授,他们不仅仅是艺术家,更是教育者。如何更有效地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感悟力与创造力,为本国陶瓷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是这次交流活动的主要议题。大到宏观性的构想,小到具体授课方法,无不建立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之上,表现出各自独到的眼光。
在开幕式上,首任会长、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岛田文雄宣布ISCAEE正式成立。10月17日下午,ISCAEE第一届理事会召开,就学会的章程、运营和今后的发展进行讨论。担任学会副会长的分别是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宁教授、美国塔科玛大学瑞克教授、土耳其安德鲁大学泽拉教授。
如何将陶艺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是本届年会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国内陶瓷专业学生的作品,往往追求陶艺作品的现代性和抽象感,陶瓷的功能性越来越被淡化。另一位学者则指出,陶瓷设计若能与日用陶瓷相结合,将会给我国陶瓷产业带来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当歧教授在开幕式上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国陶瓷艺术教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如何为中国陶瓷产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设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金文伟老师在论文中谈到:”在日本,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几套陶瓷餐具或茶具,配合不同的时令和食物使用。而在中国,即使是在陶瓷产区的家庭,甚至是陶艺家的家中,也大多只有一套最普通的陶瓷餐具。”他认为,这固然表明了现代人缺乏对日常生活之美的体味,更反映出在陶艺设计者的观念中,陶艺与日常生活的脱节。
清华美院的邱耿钰老师持着同样的观点:”相比于陶艺只是供少部分人欣赏,生活日用陶瓷的设计水平、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陶瓷事业的发展有着更大的意义。”他提出,应该转变思想,关注国内外陶瓷产业的发展,借助学校平台优势,与产区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年会期间对外公开的作品展示,吸引了校内外两千多名陶瓷界人士与陶艺爱好者前往参观。开幕式当天下午,与会专家在展厅,与观展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瑞克教授(美国)、岛田文雄教授(日本)、泽拉教授(土耳其)、郑宁教授(中国)等各国著名陶艺家进行了现场工艺演示,为观展者尤其是陶艺专业师生提供了难得的现场观摩与学习机会。
从中外学者的讲演和论文来看,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点。来自土耳其的泽拉教授对唐宋时期的瓷枕兴趣浓厚,日本的岛田文雄教授对越州青瓷在韩国和日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永善教授则深入探讨了传统陶瓷对变形问题的处理。
此外,本届年会展出的203件作品中,有105件作品出自国内外艺术院校陶瓷专业学生之手。这也是ISCAEE的主要特色之一:为陶瓷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宽广的国际平台。对这些年轻的陶艺设计者比较而言,亚洲学生的设计兼有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而且不忘强调陶瓷的实用功能。在他们的作品中,普通的餐具、茶壶、花瓶等被赋予了雅致而充满设计感的外形;欧美学生的设计则倾向于抽象的现代风格,致力于表现瞬间的情感、印象,同时也明显地吸收了传统中国陶瓷的元素。
“人与物的亲和力,应是创造陶瓷艺术和其它设计艺术的基础,陶工们通过工艺实践,直接借助土、火、水,真实地留住人的生命轨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陈进海教授认为:千百年来,手工陶艺所传达出的直指生命的人文精神—”水火既济而土合”,在当今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更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
正如一位学者在论文的结尾所写的:”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对泥、火抱有深沉的眷恋和感恩的情怀,曾以非凡的耐心和智慧创造了陶瓷的辉煌,在泥、火中找到了自己的寄托……”因为拥有一份共同的陶瓷情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走到一起,寻求理解与沟通。首届ISCAEE年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国际间陶艺教育交流从此有了一个稳固的平台。今后它每年举办的各种活动,不仅有助于国内陶瓷界了解最新的国际陶瓷资讯和发展动向,更有助于沟通国内外艺术院校的师生,促进彼此在教学经验上的交流与借鉴。
(责任编辑:刘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