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款粉彩双龙捧寿盘鉴赏
2012-03-31 15:19:31
粉彩双龙捧寿盘,高9.7厘米,口径51.7厘米,底径29.6厘米,软彩绘画。大盘敞口圈足,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题款。盘呈二重叠感,内心似月亮底,白釉清纯亮丽,属柴窑烧造,圈足露胎部分洁白致密有油质感觉,并形成一层自然氧化的浅黄色皮壳,修胎工整,足端形成滚圆的泥鳅背状。地釉和底釉无差异感,手拿起有压手感稍显沉重,与康熙官窑有同感,更说明此盘属雍正早期官窑产品。
粉彩器创烧于康熙朝晚期,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直到景德镇窑工成功掌握技术后首先在民窑大量烧造,康熙粉彩器型一般为供器,有尊、炉、瓶等。胎体厚重,器底无釉无款识,纹饰绘画粗犷,色彩浓艳凝重,表现出初创阶段的典型特色。康熙官窑很少烧造粉彩器,因而传世很少。
雍正粉彩是在康熙晚期创烧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全部使用进口彩料绘画,由于进口彩料昂贵和时间不能保证官窑的使用需求,在雍正皇帝的御命要求下御窑厂技术人员开始自己炼制彩料,因此雍正粉彩摆脱了康熙粉彩的单调、热烈,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很多,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
由于彩料的丰富及烧造技术的熟练掌握,雍正粉彩更加日臻成熟。小的物件玲珑剔透,大的物件雄伟壮观。再加上雍正皇帝对艺术品的独到追求,对御窑厂的产品从造型、题材、绘画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成为继清康熙以后御窑厂之最。乾隆窑虽然有很多官窑新品种出现,但从审美观点来看仍属华丽浮躁、富丽繁缛之产物,与雍正官窑相比浮华多于宁静,没有雍正御窑产品的清新自然、赏心悦目之感。乾隆官窑粉彩产品极易产生审美及视觉疲劳。
雍正时期白釉瓷器的高度发展为粉彩器创造了良好的制作条件。雍正粉彩盘白度经科学测定可达到78%左右。尤其是官窑制品的工艺非常精细,可与珐琅彩媲美。
雍正粉彩器收藏界谓之“画在瓷器上的国画”,由此可见雍正粉彩器的精细程度!有洁白如玉的地子,有丰富多彩的颜料,有技高一筹的画师,有熟练掌握烧造技巧的窑工……这些客观条件共同开创了雍正窑粉彩新的天地。
雍正粉彩器传世多为生活用品及陈设器,造型极为丰富,每件器物的形体结构都结合用途精心设计,非常讲究整体线条美及各部位的协调比例。用彩方面,由于彩料丰富,品种多样且色彩富于变化,不仅有白地彩绘,也有色地彩绘。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其画法多种,如平涂、渲染、没骨法、洗、皴、点、工笔写意俱全,构图简洁、紧凑、疏朗,大面积留白是雍正粉彩瓷器夺人眼球的关键点,极富中国水墨画之特色。
雍正粉彩器的款识,官窑多为青花双圈内二行或三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二行为专人书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三行书写略草;斋堂款稀少。
粉彩双龙捧寿盘器型硕大,在雍正官窑中比较少见,它集中了雍正粉彩器的制作特点,绘画精益求精,利用多种彩料把双龙描绘得动感自如,双龙将“寿”字玩于股掌之间,盘底心的双龙捧寿映衬着边沿一周的云鹤纹。虽然是传统题材,但却创意独到,笔法自然,构图巧夺天工,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的影响,制瓷的每个环节都不得有半点马虎。在绘画方面雍正官窑器在画蝴蝶、草虫、飞鸟时使用勾画线条的工细用笔,以敷色点染之效果,画笔生动,设色婉转清丽,清新可人;人物画多以室内景观为主,人物线条柔和,仕女体态修长,面容娇嫩,多衬以几案、绣墩、博古架等室内陈设;画面构图紧凑,并在室内陈设之外留有一定的空白,以显示出画面的深远和层次感,山水画以当时流行的“四王”院画风格为主,气势宏伟,笔法劲健,设色浅淡;传统龙凤图案仍以旧式为主,设色丰富,构图严紧,富于变化,动感强烈,浓淡协调,格调清雅。“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陶雅》的总结可谓精辟。
就此盘而论,雍正朝粉彩器的风格独到,从造型、胎釉、纹饰、绘画等方面研究,其时代特点鲜明。题款及小六点防蹋底支烧痕符合该时期工艺特征,足边留下画工忘记抹掉的矾红彩“二久”标记字样,更说明该时期烧造量大且工作繁忙的程度。此盘为雍正窑典型器,它承载着很多雍正时期官窑烧造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件非常难得的艺术珍品。
(本文图片系广东中山“御赐和斋”提供)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