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铜镜收藏的智与睿
2012-03-31 15:10:56
当冯毅老师以3500万元的高价从日本青铜大家千石唯司手中购回其最好的铜镜—海兽葡萄镜时,就立即引来了国内收藏界一片哗然。因为在此之前,铜镜在国内最高交易价格是由金懋国拍2010年秋季“景星麟凤铜镜专场”创造出的728万元的纪录。当大家都在猜铜镜的交易价格什么时候可以突破千万时,没想到仅几个月的时间,在2011年元月的中国香港,就被冯毅老师给打破了,在其之后没多久,另一面黑漆古海兽铜镜被台湾的曹先生以5000万元的价格接到宝岛去了。
对此,业内有人说,冯老师这回发大了,一转手就可以卖出高价;也有的说,国家顶级铜镜文物的回流,这是国家的荣誉,值得庆贺!更有业内人称,这面国宝级铜镜的回归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藏家的魄力和实力,另一方面标志着顶级铜镜精品真实价值的回归和潜在力,并且这将预示着铜镜收藏会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众说纷纭,但冯毅老师却说,在他眼里,这面铜镜是无价之宝,他以能收藏到这件世界艺术史上的真品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他说这是一位收藏人的荣誉,无法形容。
这正是一位收藏者的心声,不过这也是一个开始……
收藏人要懂得一定的世界艺术史
冯毅老师是一个纯粹的收藏人,他告诉记者,由于家住在上海博物馆附近,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因此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收藏邮票了。到上世纪80年代,冯毅老师在邮票收藏方面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后来,冯老师又开始了钱币的收藏,作为上海市钱币学会钱币鉴定委员,他收藏的钱币在国内也是属前列的。据悉,他收藏的钱币中不乏有些是孤品。有业内人曾帮他的钱币估过价,价格高达3~4亿元,然而大家只知道冯毅以高价收购了前文所提到的那枚“海兽葡萄镜”,却不知道为了感谢这位为其支付此铜镜费用的朋友,他将自己收藏的钱币全部赠予了这位友人,也就是说,事实上,这面铜镜的真正价格是在3~4亿元。
当记者问他,如此的交易是否觉得可惜?他说不能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对于收藏人而言,要获得一定的收藏成就,就必须懂得一些世界艺术史,通过了解中国及世界艺术史,通过比较才能得到一些优秀的艺术品,而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不是能用价钱来衡量的。他的观点是,法国卢浮宫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等艺术品,之所以能名震世界,成为人人称道的艺术品,是因为其代表着世界最顶级的雕塑技术和绘画技术,而这种最高技术所带来的艺术美,在世界艺术史中是无与伦比的,也无法超越的。如果某天卢浮宫公开拍卖这些艺术品,它们必定是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竞购的对象,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面对铜镜收藏,冯毅老师的认识非常独特。他认为,纵观世界艺术史,中国的青铜器是被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在青铜铸造工艺上超越中国。铜镜的铸造是属于青铜浇铸工艺,尤其从战国到唐代,铜镜的浇铸工艺达到了极致。纹饰细如发丝却又彰显力度与层次的战国铜镜,雄奇与秀丽相融合的两汉铜镜,圆雕与高浮雕达到了极致的隋唐铜镜,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我们知道,自上古三代至明清,铜镜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又是精美的艺术品。它们制作精湛,造型典雅、图饰华丽、铭文朴拙,是中华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实在像冯毅老师这样的专业收藏人的眼中,铜镜艺术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将人们的日常需求、审美格调用不同造型与纹饰表现出来,展现出精美绝伦的青铜铸造工艺。正如冯毅老师所说的,最佳的铜合金配比,使得铜镜经过铸造无须打磨就可以用来做镜子,让人对镜梳妆。如今这青铜合金配比的技术已经失传了,至宋代后,我国的铜镜采用的是翻砂铸造工艺制作的,其镜面的亮度都是铸造后经过打磨而成,产量高了,成本也低了,但在艺术鉴赏方面就不足了。而现在的玻璃镜子虽然能将人像照得更清楚,但是却毫无艺术价值,完全成了实用品。
收藏人要有一点民族使命感
日本的青铜收藏大家千石唯司收藏的铜镜号称世界第一,2006年,千石宁愿将其收藏的我国商代“子龙”大鼎卖掉,也不愿将一面海兽葡萄镜售出。而这次也一样,2010年三面铜镜在北京展出时(其中就有海兽葡萄镜),曾有人出1亿元高价进行收购都不为之所动的千石怎么会在短短几个月后却以3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冯毅呢?这确实让人惊叹。冯毅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在收藏人眼中千石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他收藏的“子龙”大鼎在青铜鼎的世界收藏中,其排名并不在前,但其收藏的铜镜却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因此他宁愿卖掉藏品中非顶级的艺术品来保住自己的收藏成就。所以即使是出价1亿元他也不会为之所动,但最终之所以会卖给自己,他说那实属阴差阳错。
因为,当拒绝了1亿元的出价后,国内还有自认为与千石关系不错的拍卖商,居然向其提出以5000万元人民币收购这三件铜镜,结果让千石大大震怒,他在业界放出了“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收藏家”的话。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当铜镜在香港展出时,千石就放出了1亿元愿意出售这三面铜镜的消息,而冯毅老师获悉后,在与曾经的买家商量并确定其放弃购买时,他提出了以自身能力只能购一面铜镜的需求。哪知这时的千石认为这是中国买家的缓兵之计,竟然提出了购一面要价3500万元人民币的要求。这时冯毅老师立即飞往香港,确定了购买一事,从而顺利完成了收购,也因此轰动了整个收藏业界……
正是因为三件国宝级的铜镜已销售了一面,故而促使千石最终下定决心拍卖其他两面铜镜的决心,这也就有了后面的交易。海外国宝级文物的回流,不仅证明中国有真正的收藏家,也让这些文物回到祖国的怀抱,保护了文物,这是国人的骄傲,这是爱国的举动。在谈到收藏的目的时,冯毅说,首先就是不让中国最好的古代艺术品再被走私到境外。其次就是纠正以往国内收藏界对铜镜以及青铜浇铸工艺的巅峰在春秋停止的错误认知。而其收藏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全人类都体验到中国极致铜镜的艺术享受,从而确立中国铜镜艺术世界第一的地位。
作为一名收藏家,冯毅一直强调收藏人需要有一点民族使命感,除了能感受到收藏品的艺术之美、价值之美外,还要能体会到文物对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据悉,民族使命感在冯毅老师收藏钱币时就表现出来了,他经常为了保护文物,而选择以高于台湾或港澳收藏人士的价格回购一些国宝级的钱币。
真正的收藏家要有收藏成就
在采访中,冯毅老师不止一次提到中国目前的收藏从世界角度来讲,只处于初级阶段,更多的收藏人士仅仅停留在类似炒股票的收藏水平,太看重价钱和收益而忽略了收藏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收藏所带来的荣誉。因此,他认为收藏人一定要确定自己的收藏目标。
正是由于铜镜技术要求高,所以最终成品好的很少。冯毅说:“我过手过许多铜镜,真正能够做得很完美的没有几件。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来看,无论大都会、卢浮宫还是大英博物馆,他们收藏的青铜器可能都不错,可在铜镜方面却资源稀缺,这是因为好东西存世量稀缺所致。”
过去人们对艺术了解不多,在国内,大家是从文字史料角度去看的,以为礼器就是最好的,而从世界范围来说,人们都是从艺术角度来审视的。而铜镜不仅从工艺,而且从艺术欣赏角度来看,和其他礼器比起来具有更多优势。
在对比千石唯司的“子龙青铜鼎”与自己所收购的这面铜镜的价格差距时,冯毅告诉记者,因为自己收购的这件铜镜在世界范围内要找到第二个很难,几乎没有。而“子龙鼎”,业内收藏人士还能拿出许多个比这个好得多的。所以从稀缺度和精美度来说,铜镜比鼎更有优势,这也让他确信铜镜的价值早晚会被世人所了解。
到目前为止,冯毅收藏了近30枚铜镜,每一枚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精品,各有特色。在他看来,这青铜铸造工艺更是世界顶尖。也正是感觉到铜镜未来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的收藏目标开始转向铜镜。
谈到收藏铜镜的理念,冯毅老师始终认为镜子破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工艺精美就行。他告诉记者:“我曾买过一面破碎成28片的镜子,因为我偏好锈少的镜子。我眼里的铜镜精品就是将其放在世界艺术史上比较工艺,是否达到世界最好的水准,而且是无法超越的。一件东西如果工艺上达到了顶尖,世人无法超越,保存又达到了完美,经千年不生锈,那是相当难得的。因为一件好的艺术品的价值在于让全世界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艺术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铜镜本来是实用品,但当时的人们为了追求一种极致的美,不惜工本地将其制成了一件顶尖的艺术品,谁会去在乎它本身的功用呢?冯毅认为,收藏品的艺术感染力、制作难度、存世的稀缺度,这三点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铜镜价格应该在未来10~20年间超过明清官窑瓷器的价格,而且会更快。因为当前很多大收藏家、投资人对铜镜了解不多,所以没有跟进来,等到大家对铜镜了解了,铜镜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一定会超过书画和陶瓷。
冯老师表示,他希望未来能办一个世界第一的中国铜镜博物馆。他在此呼吁所有爱好铜镜的朋友都来做这件事情,因为这是前人所未做过的事情—办一家在中国铜镜方面任何一个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都比不过的博物馆。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世界最好的铜镜就在这家博物馆。到那时,参观者会抱着崇敬的心来参观,如同朝圣一样。这是一份荣誉,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财富。(责编:高功)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