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二王』书风真的泛滥了吗

2012-03-31 10:20:52 作者:薛元明

  

  曾几何时,『二王』成了书家无法绕开的一个名词,不同书家对待『二王』的态度截然对立。学『二王』是一种时尚,标榜正宗嫡系,反『二王』也是一种时尚,张扬个性自我。时下书风复制雷同,任何『流派』皆无可幸免。有感于浩浩荡荡的学『二王』大军,有人止不住惊呼『二王』已泛滥成灾。若要说泛滥的话,首先是从盗用『兰亭』之名,争相办雅集开始的。

  魏晋文人大多因为个人志趣相投而聚在一起品艺论文,谓之雅集。『兰亭』雅集既属经典,已成绝唱。不管后世有多少次演绎,让人记住的仍是王羲之的雅集。如今书坛动不动就有雅集,从市区公寓开车到城郊农舍,三五个人聚餐喝点酒,便在网上发帖,『雅集啦!』虽然大张旗鼓地扛着『二王』旗号,以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却缺乏应有的内在敬仰和膜拜,最终不过是狗尾续貂。一群人统一着装,杯盘狼藉、废纸成山,也无济于事。当今书风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当经典的神圣被解构,含金量不断被稀释,我们必须面对『兰亭之殇』这样一个现实。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言。目前的雅集基本上属于皮毛类的粗放式模仿,煽情炒作博人一笑,旅游时逗留几天,为地方经济赚到一些银两。肆意妄为,任由文化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超前透支,试问我们有权利如此奢侈吗?

  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心浮气躁、唯利是图的时代,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兰亭』,可以净化心灵。但凡经典,总是记录了历史,是一种让后人深刻铭记的样式。研习经典、重返经典,进而领悟经典的文化品位、精神高度、艺术价值,走进那些曾经鲜活过的伟大心灵。身处消费社会,不得不面对『索取式享受』—『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要把所有的话说完,要把所有的事做完,不惜说很多过头的话,做很多过头的事。对于雅集,注重的只是一个表演套路,忽视了仪式的作用。仪式是先民借助一种集体性的典礼活动,由此获得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与群体认同,藉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或事件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味。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只有不断地在集体仪式的氛围中才能感受到神圣,获得庄重。然而眼下雅集次数越多,离兰亭的精神就愈远,愈加无法理解『二王』的真谛。别看整天把『二王』挂在嘴上,其实心存魏阙。取法『二王』的人不理解『二王』,批评『二王』的人也很少正视『二王』。

  由此不禁要问:『二王是谁?』再细细想一下,『二王』留下了什么?似乎有,似乎又没有。先看『有形资产』。《兰亭序》?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包括两人的手札,哪一件不是摹本?《圣教序》?那是集字,不是真身。帖学?后人的附会而已,与『二王』本意无关。再看『无形资产』。兰亭雅集?如今已变成『招牌菜』。不独是当代书坛多见东施效颦之举,自魏晋以后,罕有得其精髓者,大多是做表面文章,舍本逐末,失了大道,丢了本真,最终惹人笑柄。最后看『流动资产』。历代成功取法『二王』的书家,米芾?赵孟頫?都不是。『馆阁体』不是从帖学演变而成的吗?事实并非如此,酒虽是米酿造,但米是米,酒是酒。

  学『二王』成恶札之人,怪不得『二王』,所谓『学书贵在法,其妙在人。』《孟子•尽心》云:『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如今『二王』变成一个泛称,『帖学』系统的书家中,很多不过是二道贩子,甚至是三道贩子,必然存在『取法上者得其中,取法中者得其下』的结果。应该加以区分,存在宋代『二王』、元代『二王』、明代『二王』、清代『二王』,甚至还有当代『二王』,但都不是真正的『二王』。即便是『魏晋二王』,如今也不过是按照个人能占有的资料所理解的『二王』,并非真实的『二王』。『二王』早就远去了,甚至像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

  真正要关注的是,『二王』何以成为『二王』?但凡讨论经典,必须首先追问经典与大师存在的历史背景,否则永远无法参透。大师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深刻而敏锐的思想,二是饱满而激越的情怀,三是精熟而独创的技巧。对于今人来说,时代不一样了,成就大师所面对的限制性因素更多,需要强调童子功。胸怀广阔,足以抛弃世俗利益的干扰,终生执着。学问既专且博,文史哲修养深厚,诗书画印俱佳。书家尤其要处理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紧跟社会现实,则会被应酬包围,不适应现实,缺少生存空间,往往中途夭折。所以有思想的书家因为遗世独立,往往作品流传很少,没有思想的平平之辈作品铺天盖地、大行其道。这也就是今天看到所谓的『二王』泛滥的主要原因。

  『二王』的成功在于革新变法,以创造为使命。书家一旦执迷于琐碎现实,因为世故态度和功利主义的考虑,妄想走捷径而不惜投机取巧,必定缺乏追求经典的精神气象。经典具有永恒的价值,需要时间的锤炼和见证。对于时尚的追逐和对利益的争夺,逐渐影响到书法领域。眼下更是有形形色色的培训班,推出明确具体的现代营销策略目标,要求快速中奖,提高命中率,专为展览量身打造出『二王』的复制品。眼下的现实是,一方面有很多人以『二王』代言人自居,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抢占山头;另一方面,盲从所谓的权威观点,不假思索地附和,当作金科玉律,丧失独立判断的能力,被各种观点所左右。当代书法学习普遍存在一种不良风气,一种事物出现一定的社会效果之时,便很容易形成一个所谓的『模式』观念,以此作为现成的参照,群起效仿,求得省心省力,效率最大化。很多人无形之中被牵着鼻子走,这对书法家来说,弊大于利,甚至是致命的。书家刚开始起步会存在一个模仿阶段,难免受到别人影响,但最终要依据个人的方向及学术态度来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磨炼过程始终无法省略。书法在于探索和创造,失去了原创,艺术生命是短暂的。有观点认为,不妨通过学吴踞来理解米芾,或者通过米芾来理解『二王』。实是大谬。殊不知,吴就是吴,米就是米,王就是王。把别人咀嚼过的馒头再咽下,似乎可以更好地吸收,进而产生某种依赖,直至裹步不前。钱穆说:『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唯读《庄子》可解《庄子》,唯读《史记》可解《史记》』。必须溯源『二王』原典,重新加以思考,才能带来一些新的发展。

  古人对『二王』的评价,既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誉,也有『恨二王无臣法』的独特认知。不管如何褒贬,皆出于个人自觉的审美意识。因为缺少自我判断,当下存在一些偏见,甚至将二王『妖魔化』。『妖魔化』出自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文本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客观、静态地凝固于文本之中的东西,与人的理解不可分。离开了人的理解,任何文本都不会有真正的意义。理解并不是从精神空白的状态开始,任何新的理解产生之前,必然存在有一种固定的视域,被称之为『合法的先见』。『先见』是历史给予的,无法逃避和选择。由于长期以来各种既定观念的束缚,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故而对『二王』的理解出现『妖魔化』—将取法者与原创者混为一谈,学者之病,苛责前贤。『二王』何辜?

  神化和平庸化同样是极端。一旦先入为主,便远离艺术的本质。所谓神化,就是以为书圣父子,高不可攀,乃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实际上远未涉及神髓。平庸化即泛化,『右军如龙』,龙如今变成了虫。平庸者随处可见。如前所述,『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很多人关注『法』而忽视了『人』,最关键的还是『人』,即个人对书法乃至人生的认识和领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自化』,鱼化龙飞。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经典意识,因而会出现不同的经典作品。每个人心目中的『二王』是不同的,如果可以真正感受到『二王』的不同或不同的『二王』,那就是真实的『二王』。米芾、徐渭、王铎、董其昌真正理解了『二王』。米芾说『一扫二王恶札』,强调『二王』与自我必须有合适的位置。王铎云『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言下之意,要直接魏晋风度,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徐渭和董其昌,一个狂放,一个平淡,写出了性情,领略了『二王』的真谛。说白了,『二王』就是取法者心目中的一个坐标。书家都会有个人的『精神支柱』,往大处说是使命感,实际一点即个人意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借用王勃的话来说,『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不管魏晋风度还是变法创新,『二王』都做到了,正因如此,『二王』才能够成为『二王』。就书家而言,要做到『我就是我』,这便是从『二王』中获取的最大启示。

  细想一下,当下『二王』真的泛滥了吗?没有。泛滥的不是『二王』,而是学不好『二王』的书家,看似和『二王』相关,实则无关。历史最终会舍弃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行尸走肉,留下真正的经典。

(责任编辑:扈淑莹)

推荐关键字二王书风泛滥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