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挪威 动力双年展

2012-03-26 11:08:38 作者:樊林

  展览:想象此刻此在—第六届挪威

  动力双年展

  时间: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至十月

  二日

  地点:挪威莫斯

  春天的时候,我得知将获得第六届挪威『动力双年展』(The 6th Momentum Biennial)的邀请,到小镇莫斯(Moss)考察展览,观看展览的开幕仪式。来自挪威的邀请,遥远得有点令人迟疑,却又让我毫不犹豫,我希望借此机会,既观看挪威过去的艺术,也得以了解挪威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路和现状。

  来自主办方的邀请激发了我浓烈的兴趣,但是也带出具体的问题,虽然不能够说我们对挪威艺术的了解几乎止于蒙克(Edvard Munch)的时代,但毕竟对于挪威当代艺术的关注和介绍都算不上非常及时、充分。欧洲大陆光怪陆离的艺术现象、丰富的艺术层面以及几个重要的双年展、文献展的影响力足以遮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光芒,加之北欧的设计意念非常成熟,传达生活态度的设计产品也抢夺了人们的目光。在我个人进行的研究中,挪威—已经移民美国的—画家奥德·奈卓姆(Odd Nerdrum,1944-)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他用古典油画的语言讲述当代的个人体验,但是引起的关注尚不足够。用怎样的态度观看,以怎样的角度切入,都成为我此行的思考维度。

  『动力双年展』在今年是第六届,展览由五位策展人执行,邀请五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共同勾勒一个名为『想象此刻此在』(Imagine Being Here Now)的主题。从资料上了解这届『动力双年展』的策展团队,第一印象是人员比较年轻,他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不同的国度。其中,最年长者玛丽安妮·扎梅尼克(Marianne Zamecznik)接近不惑之年,最年轻的西奥多·林伯格(Theodor Ringborg)二十八岁。这个国际性的艺术项目是三位男性与两位女性策展人合作的成果。如何实现主题所包含的关于时间、空间与图像的关联,五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如何有效地呈现,这几位策展人最终给予的答案是有趣的。

  『想象此刻此在』来自美国作家利帕德(Lucy R. Lippard, 1937-)的一次关于场景感受的演讲,借用这个句子,策展人是希望扣住『这里』和『现在』进行场景和时空的串联。他们给予的暗示指向一些可能性,过去及未来的参与就成为作品能够并不局限于此刻、此在的伸展。

  『动力双年展』所位于的莫斯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它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南面,一个小时多些的火车车程可到达,那里有美丽的海滨。双年展的展场分布在两个区域,大部分作品所在的场馆是由策展人扎梅尼克和艺术家欧因斯坦·阿森(Øystein Aasan)带领团队改造的一处厂房。把厂房改造为艺术空间,在奥斯陆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譬如挪威当代艺术机构(Office for Contemporary Art Norway,简称OCA)为挪威当代艺术非常重要的机构,也是处身于一处改造的厂房空间。扎梅尼克和阿森改造的这一片是二十世纪初期的一处啤酒厂。他们保留了红砖的外墙,内部却改造成一个整体的白色空间,不会对作品本身产生化解和影响。另外一处是位于海边的F15画廊(Galleri F15),这个建筑属于十九世纪。古老建筑存在着的局限性,也对策展团队提出了可能性的挑战。

  在完整的两天时间里,我在不同的场地仔细感受、观看艺术家的作品,在不同作品所提供的时空里摇摆、跟踪,不必按照艺术家的记忆去组装,也抽离了自身记忆的—不可能真实的—全面。我得到了策展思路中暗示的方向,叙事中被淡化的历史感与无处不在的个人化的彼此胶着,帮助人们获知、感受艺术家的方式,正是这样的角度证明了此刻、此在与想象、感受之间的关联。

  可见之事外必有他物。很多艺术家在处理时空题材时摇身一变成为小说家,为了明确的目的,只选取人性中的一两点特性,任何与确定的特性不合的材料都删除而后快,这种收窄幅度的方式描绘出歪曲了的历史和人生。很多的图像源于这样的无知与无视,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相反地,在某种程度上,『动力双年展』的艺术家们是『顺应』了策展人的思考,将个人的、片段的感受通过丰富、强烈的手段实现了对时间、空间的阐释。

  『普林茨和格拉姆』组合(Prinz Gholam)的名称是两位共同工作了十年的艺术家的姓氏组合(Wolfgang Prinz & Michel Gholam),他们近年的作品着眼于彼此身体的关系,用他们想象到的各种姿态,将各自的身体呈现出一种互相的关系,而每一位观者都能从他们的关系中意识到自己在现实层面的困境或者舒展。他们的沉默中带着力量,强大而和缓。

  德国艺术家乌尔丽克·莫尔(Ulrike Mohr)因为获得了F15画廊二楼正中间、面朝大海的位置,而被大家笑谈为展览的『女王』。她的作品《几何体》(Geometries)遵循自然的规则,每天从画廊外的海边取回海水和沙,用简单的方式展示材料的物理变化,时间的痕迹最后成为展厅里美丽的灰、白菱形砖块,平铺在历经百年的地面上。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个人主张,用自己的处理方式强调时间与物料的变化。换成汉语词汇表达,其实就是『沧海桑田』。

  玛利亚·米森伯格(Maria Miesenberger)的《瑞典王国》系列(the series Sverige / Schweden)将家庭成员的留影通过处理焦距的方式成为轮廓与中心的关系,我们虽然无法获得普通意义上的留影所提供的清晰图像,却能够强烈地得到关于家、家庭、成员、个人、我的概念。事实上,在我们半生为人的记忆中,很多的记忆依托于非个人的方式,譬如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记忆,个人记忆混淆其间,当我们使用记忆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拥有个人主张的艺术家,就能够把握住一些与记忆、历史相关的元素,将它转化为造型语言上的呈现,而不停留在载物或者言志的单一目的里。她的影响无疑是具有特殊诗意的。

  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在《小说面面观》的结尾说:『当我翻寻我所拥有的知识碎片以及默察我自己的心灵时,我看见了人类心灵的两种运动:一是历史!昂首直前,浩浩荡荡但甚是单调无味。一是那种个人追寻,龟步蟹行,缓慢得如不敢见人。』『动力双年展』呈现出的作品非常能够激发人们学习的欲望和认真的投射,这使得年轻的双年展具有了特殊的发问方式。此外,在洒满阳光的F15画廊门前举行的开幕式、昼夜都明亮的六月挪威,都让人对遥远的土地念念不舍。

  (本文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陈瑶琪)

(责任编辑:扈淑莹)

推荐关键字双年展挪威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