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不断线
2012-03-07 14:12:51荣宝斋
周宇(荣宝斋《艺术品》编辑部副主任):二○○八年的金融危机给艺术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部分画廊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惨淡经营甚至倒闭。这期间大未来林舍画廊的运营情况如何?
林天民(大未来林舍画廊负责人):对我们来说,经营画廊已经二三十年了,所经历的金融危机不止一次,这些经验的总结也让我们对市场的走向有了一定的敏感度。二○○八年夏天,市场还比较火爆,但那时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是种『过热现象』,所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画廊要维持长期的经营必须有一定的收藏基础,像吴大羽、常玉、关良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很多都是已经被认可的经典之作,这部分作品是我们的收藏主项,市场对它们的需求量一直很大,同时,我们还代理了一些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多数都备受市场的青睐,加上他们的创作周期较长,作品产量较少,所以不管市场环境是好是坏,销量都没有太大变化。大未来林舍画廊从一开始就在做着长期经营的规划,而且这次的金融危机时间很短,大概半年之后市场就开始回暖,所以我们基本没有感觉到市场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展览、活动还是照旧,对艺术家的发掘也在继续,可以说运营情况一如平常。
周宇:您认为经营画廊的关键在哪些方面?
林天民:人无信而不立,其实经营画廊最关键的也是诚信。画廊和艺术家、藏家之间必须有一条信任的纽带联系着,才能维持长久、愉快的合作。大未来林舍画廊在多年的经营中,一直秉承诚信的原则,不但维系了一批非常稳定的藏家客户,也和所代理的艺术家之间建立了朋友般的情谊。在和藏家的交流中,我们更愿意以收藏的信念、品味为话题;在与艺术家的合作中,我们更多时候会畅谈、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因为我们的画廊更倾向于收藏性,所以和藏家、艺术家之间就不会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一路走来,与我们合作的藏家,能够收藏到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由我们代理的艺术家,也能够得到艺术市场的价格认同。一个画廊的眼光、诚信和口碑都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品牌效应。在危机到来之时,品牌是最有抵抗力的,而危机对于品牌而言,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
周宇:最近北京画廊协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林天民:对于画廊来说,『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一个互助共赢的时代。北京画廊协会的成立是件好事,有助于画廊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它代表了一个产业形成了专门的对外窗口,对这个产业的发展,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周宇:近期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常火爆,您作为资深收藏家怎么看?
林天民:这次春季拍卖中,很多作品的价格都创出新高,同时二○○六、二○○七年那些处于二三线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有所上升。经过二○○八年的锤炼,现在很多藏家相对会比较理性,会分辨市场价格的虚实。中国的艺术市场生命力很强,不可否认,未来给人很大的期待,但是在市场发展的初期确实存在了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比如拍卖公司取代画廊成为艺术市场里的一级市场,再比如人们往往先从一件作品市场价格的高低着眼,再来认定它的价值,等等。但也不必过于忧虑,艺术产业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个市场必定会越来越学术化、理性化。当下的拍卖市场是一种价格导向,无论从收藏家的角度还是从画廊经营者的角度,无形中都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价格高的作品会成为一个话题,这样反而让我们有机会去发掘那些相对受委屈的艺术家,他们作品的价值很高,但是价格还没充分表现出来。
周宇:林岱隆先生从什么时候开始主管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的经营?在经营侧重点上,北京的大未来林舍画廊与台北的大未来林舍画廊有哪些不同之处?
林岱隆(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主管):我之前一直和父亲、哥哥一起参与两边画廊的经营管理,接手北京的大未来林舍画廊是今年年初。在我看来,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的定位更倾向于开发新的市场空间,发掘新的中青年艺术家,而台北的大未来林舍画廊经营时间较长,藏家基础和代理的艺术家群体都非常稳定,所以更侧重于妥善的销售,更倾向于牢靠的守业。
北京的艺术市场日趋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艺术家聚集在这里,也吸引了诸多藏家的眼球。鉴于这种市场环境,现阶段我们将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的运营定位为『开发』,是希望通过打造一个出色、健全的平台,和优秀的艺术家们直接接触,寻找更多有才华、有潜质的合作对象,继而在两岸推广。大未来林舍画廊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我们可以在北京、台湾两地共同举办展览、活动,打破两岸地域空间的局限,把内地优秀的艺术家推广到台湾,同时也把台湾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艺术家推荐到内地。北京和台北的两间画廊,将在这种联合运作的过程中重整资源,使各自资源的利用都得到最大优化。
周宇:在林岱隆先生的管理中,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会不会有所调整?
林岱隆:总体而言,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我们会继续秉承诚信的原则,这个原则除了和以往一样体现在与藏家、艺术家之间的精诚合作上,还会体现在一个画廊团队的团结协作上。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仍然是我们画廊藏品的根本,这是我父亲为大未来林舍画廊定下的收藏基调,也是大未来林舍画廊不变的经营初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肯定会代理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家,不断丰富画廊的藏品结构,挖掘新一代的艺术家。这是画廊时代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年轻人的作风和方法。当然这必须以父辈的经验做后盾,多听他们的意见才能少走弯路,稳步向前。如果可以为大未来林舍画廊将来的经营情况勾画蓝图,我会想到放风筝。我们这一代的开拓进取是风筝,风筝会有它的自由度,会飞得更高、更远,但风筝的线不会断,会一直牢牢植于父辈打造的『沿着美术史的轨迹传承经典』这一理念中。
周宇:在挖掘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方面,你对他们艺术价值的评定标准是什么?
林岱隆:在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的传统元素、符号的重复和堆叠,而是在文化美学上的辨识度。从美学、文化背景上,能够辨识出一个艺术家的文化底蕴,这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的艺术如何立足于国际,在全球化的氛围中如何体现中国艺术的价值?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要充分体现所谓文化美学的当代性。我们画廊一直都在积极寻找这样有中国文化美学表现力的艺术家,未来也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周宇:大未来林舍画廊今年下半年的展览活动主要有哪些?
林岱隆:九月,我们会带着最近代理的艺术家,像刘炜、尹朝阳、赖九岑、刘时栋、黄嘉宁、邱建仁等的作品,参加第十五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十月中旬,我们会在北京举办夏阳先生的个展,不但会对他以往的经典作品进行梳理,还会为观众呈现他的一些近作。十一月左右,我们将在台北举办一批以七○后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的群展,希望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现这一年龄段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和作品风貌。另外,年底我们还会把尹朝阳先生和刘炜先生的作品带到台北,举办他们的个展,这两位艺术家都在当代艺术圈中具有出众的实力和地位,展览会呈现他们全新风格的作品,相信到时会有不错的反响。
(本文图片由大未来林舍画廊提供)
(责编 陈瑶琪)
(责任编辑:邓国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