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金钱的关系
2012-02-24 16:46:30
艺术与金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艺术家苦恼于如何为他们的作品准确的定价。收藏家为他们收藏的艺术作品是否物有所值而头疼。甚至画商们也困惑于他们的定价策略到底是合理的还是荒谬的。事实上,我们都有那么片刻的困惑,艺术品究竟价值几许。
艺术与金钱的关系的确让人困惑,特别是你不懂艺术的商业性的一面。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专业人员是如何评估艺术和它的市场,你迟早会意识到其方法论总是优于臆测的。事实上不管你是站在艺术市场两端的哪一方,生产者或者消费者,这个市场都是非常有序的。当然它会时不时的走入些许无序的状态,但是每次都会重新回归良性的状态。是的,是有些游弋的讨厌人的机会主义者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欺骗新入行的人,但是即便是他们中最厉害的也无法抵御超凡的两连击—内行的鉴赏家和时间。
艺术与金钱的联系一开始是非常单纯,完美无暇的。最容易解读的艺术市场是那些刚开始其艺术生涯的艺术家们。在早期阶段,其作品价值主要基于实际的考虑,比如工作室的租金,设备材料的成本,创作的时间长短,作品的大小等等。某种程度上,地域也会影响价格,因为不同区域的生活成本也不同。简单的说,其他因素都一样的话,如果你的生活成本低,你就能接受稍低的价格。另外,某些特有的地域地点可能增加一些额外费用,比如那些充斥着很多像Carmel,Scottsdale,Laguna Beach,或Santa Fe 这样的画廊的地方。
一旦过了开始阶段,这个艺术市场就会迅速复杂化,迅速的程度等同于画商、策展人、收藏家、分析师、批评家介入的这个市场的速度。突然间,除了关于艺术的有形的东西以外,你需要与第三方的利害关系进行竞争了,这包括外界的观点、政治、人际关系、影响力、谁欠谁的,谁有多少钱等等。这就开启了一段奇怪的市场混乱期,这段时期开始于一个艺术家“被注意”,然后艺术家忍受着年复一年的创作和展览而持续,最后当艺术家证明了他的作品价值到了某个点,有分量的行家认可了它们,“到此为止吧”,这个时期就有幸告一段落了。在此过程中,其远景始终保持难以捉摸,人们能做的只是基于已发生的事实来揣测将来某一天的情况。
某种意义来说,所有艺术的标价都是投机的。因为艺术品没有实体的可触摸的价值。作品的意义都是被赋予的,不能被量化。但是投机有不同的度来衡量这种价值。举个例子,在正常情况下,艺术家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其价格档次是按照某个规律渐次递增的,比如按照在他之前的艺术家的增长行情,或者按照他艺术
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当然任何艺术家可能在任何时间改变他的创作方向甚至停止创作,这种类型的艺术生涯导致了投机游戏狂野的一面,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艺术家创作生命越长,这种不可预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就越小。同样一般情况下,其价格会依据每个有前后关联的成功活动可预期地攀升,比如知名的个展,博物馆展览,作品专论出版物等等。每次价格的攀升幅度与相对应活动的成果成正比。
拿班克斯和谢泼德费尔雷为例,这是两个无可辩驳的有影响力的都市天才,两人的艺术生涯都坚固地扎根于室外艺术,都活跃在同一段时期,他们各的艺术市场情况没有太大不同。我并不根据对这两位艺术家生涯的一些权威人士的解释来阐释他们取得艺术市场成绩的复杂性。不过通过这种方式也不坏。因为当我看到这两个艺术家的时候,我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他们完全处于艺术与金钱这一投机链条的两端,这两个艺术家都安全地将自己隐藏在这一链条统一体的背后。
在谢泼德费尔雷那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在任何艺术家市场中都会出现的现象,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展览,艺术家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作品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艺术作品表达的哲学理念也没过于激进的变化。不过,在过去的几年间谢泼德费尔雷作品的价格确实是增长了。九十年代收藏他作品的那些人现在还在收藏他的作品。换句话说,在与那些从各种层面上,从最早只是简单欣赏到最后成为他的忠实粉丝,欣赏他艺术的人,谢泼德费尔雷持续坚定地巩固着他的收藏群体。谢泼德费尔雷收藏群体的收藏理性特征很可能来自艺术家谢泼德费尔雷自身对艺术的一些核心理念的认识,也可能来自包括画商、收藏家、艺术家的广泛粉丝以及相关的专家群体在内的引导。
这还不是谢泼德费尔雷收藏群体现象的全部,不过这是一个稳定的艺术市场的典型案例。谢泼德费尔雷创作 (也正在创作)了大量的艺术品和数以万计的销售额,有可兹查明的交易记录以及经过长时间努力建立的生活形象。我们能从文献记录中轻易得到谢泼德费尔雷的作品销售记录及他的艺术生涯简历,从而知晓他的艺术作品市场发展得很健康。也就是说,由于这些条件,让你预测到谢泼德费尔雷未来艺术发展状态不会费太多心思。
艺术与金钱关系的另一个极端是班克斯,他是艺术世界典型的投机案例。2004年,他的作品还卖的很便宜,现在竟然达到数万美金。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游戏?
班克斯的支持者将这种现象归因于Angel ina Jol ie 近来对班克斯的巨大赞助。不过,难道她的赞助就能说明一切?人们对班克斯艺术的信心是否也在起作用?Jol ie 并非因她的艺术收藏而闻名,她的收藏当然也不会影响艺术界的收藏趋势。如果换成世界顶级藏家斯蒂夫· 马丁的话,情况将大有不同。
说到这里别以为你什么都知道了,其实,你也许还不清楚艺术世界中的坚定者到底是哪一部分人。他们是一群最高准则的忠诚者,是一些与其它物质消费品比起来更愿意买艺术品的人,是一群更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收藏艺术品,支持艺术家的人,是非常懂得自己收藏,并日复一日地不断思索艺术家进步之处的人。他们就像狩猎者一样收藏自己喜爱的艺术品,直到生命最后一天。不过,事实上,这样的收藏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们会影响收藏及艺术史的发展。
但是,这样一波为数甚少的艺术收藏者只能支持一小部分艺术家。而且,这种对艺术进步的收藏方式形成的过程非常的缓慢并有一定的系统,无论艺术家是谁,这种收藏方式对艺术家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要求着艺术家的不断进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会一蹴而就。
现在回头看班克斯。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作品几个火箭般的窜升。2004 年的最高价不过区区1 千美金,现在已经跨入超过10 万美金的高端行列了,而这中间的巨大鸿沟实在没有坚实的联系和过度。这种情况很不健康,对广义的艺术市场以及班克斯自己都是如此。我们不该关心是谁在最低点收购了班克斯的作品—当然他肯定大赚了一笔,现在要关心的是班克斯,他的声名及价值流星疾速般窜升的神话无疑会带来后续创作的压力,他如何继续前行。巨额的金钱也会开始影响他。因此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他的下一个大动作。
假设以后的都是大作,怎么定价?几年后进入百万美元的级别?考虑在复杂点儿,如果他决定休息一下,那就没有办法去保持热度,维持现状。离开热点一段时间后,你很快会意识到你用10 万美金可以买到非常有价值的作品,更别提100 万美金了。
对了,其实这无关班克斯自身,这只是一个失控市场的例子。班克斯在艺术市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至少是很脆弱的。大家都在喧闹中参与其中,然而真正掌控全局的好像只是吃了一个时间稍长的午餐而已。班克斯是否能继续火下去,是否会有更大的买家接管这个市场?拭目以待吧。
因此,掌握艺术品价格最好的方法就是严谨、认真、真实地逐个解析和评估艺术家,直到你找到某种感觉。每个东西都有一个匹配的价格,其背后也有一套支持它的基于事实的完美逻辑。就是这么简单,没那么复杂。希望班克斯和谢泼德费尔雷的艺术生涯能够长久,成功。
(责任编辑:蔡家辉)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