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子”之一香港书画家陈荆鸿
2012-02-01 09:59:51中国网
陈荆鸿(1903-1993)顺德人,号蕴庐,原名文潞,别号庚同。1903年出生于原籍广东顺德龙山祖居,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事亲至孝。经学问难于温毅夫太史,艺事从游温其球先生,博学多闻,举凡典籍、诗词均习之,且过目不忘,里人称之神童。
陈荆鸿少小离乡,心怀大志,远游大江南北,后旅居上海。居沪期间,师从书法大家康有为学习书法技艺及理论,擅长章草,书风古朴遒健,别具一格,独步一时,为香港书界翘楚,与篆印家冯康侯齐名,当时有“陈书冯印”之说。日常与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王一亭、梅兰芳、胡适之等人过从联吟,题笺著墨顷刻立就,诗文书画俱精,获岭南才子之誉。后抵北平,与齐白石、罗复堪、黄晦时切磋书画,文学、诗词、书法均驰誉于京华。他的诗名尤大,其怀古十首轰动一时,艺苑文坛咸相称许,与黄少强、赵少昂合称“岭南三子”。
抗战时期,陈荆鸿在香港任回圈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一九四七年后开始在香港大专院校任教授、系主任。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书作《梁銶琚图书馆》、《乾坤正气》、《龙仔悟园记》、《承砚堂》等,极有欣赏价值。传世之作有《独漉堂诗笺》、《蕴庐文存》、《艺文丛稿》、《海桑忆语》、《蕴庐诗草》、《蕴庐书画》等,可谓教泽广被、文名远播。他的《独漉堂诗笺》分五巨册,全部手抄原稿付印,相当罕见。《独漉堂诗笺》是本好书,但好书未必有好销路,可付一叹。司徒奇写字向取二王之意,曾问艺于陈,陈谓一味二王,则易甜俗,可以掺入章草。司徒奇由此更易书风,技艺大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陈氏畅游台湾以及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美国、加拿大,以文会友,载誉而归。1987年,他以杰出的书法成就获得英国女王颁授的荣誉勋衔,为本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书画名宿。
某年关山月来港,曾书写了一张斗方,并在右下角画了一株墨梅,旁题:“关山月栽梅”。杨善深见后于墨梅之上加画了两枝朱竹。不日,赵少昂见到此作,便在画的左边绘一株松树,并落了下款。此作最后由赵少昂将画赠给庞眉生,庞拿去给陈荆鸿过目。陈荆鸿再三赏玩,以章草写下:“松贞而寿,竹清而茂,梅芳而秀,共岁寒其相守兮,是足与为良友也。”名流大家书画合璧,极其珍贵,令人叹为观止。
(责任编辑:张译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