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香奈儿的灵感之源
2011-10-31 08:04:27人民网
嘉柏丽尔・香奈儿为萨尔瓦多・达利的芭蕾舞剧《酒神节》创作的戏服。
萨尔瓦多・达利为芭蕾舞剧《酒神节》创作的布景草图
奥巴辛修道院的彩绘玻璃窗,嘉柏丽尔・香奈儿曾在此孤儿院度过少年时期。
卡尔・拉格斐为香奈儿设计2009年秋冬高级成衣系列黑色羊毛绉绸小黑裙。
11月5日-12月13日,由香奈儿倾力协助、当代艺术界知名策展人尚・路易・弗蒙(Jean-LouisFroment)先生精心策划的《CULTURE CHANEL》“法国设计先锋与艺术大师们的对话”展览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继2011年1月于上海当代艺术馆成功展出后,第二次在中国展出。
正如此次展览的名字,《CULTURECHANEL》生动形象的演绎了香奈儿品牌的文化精髓,并向世人解读了香奈儿女士传奇的一生。它将香奈儿的品牌精神在不同时代的独特风貌直观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从品牌的开创到它的传承,从创始人嘉柏丽尔・香奈儿女士到如今的时尚大帝卡尔・拉格斐先生。
在香奈儿女士的一生中,曾与多位同时代伟大的艺术家来往密切,其中包括画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与达利(SalvadorDali),诗人尚・考克多(JeanCocteau)与勒韦迪(PierreReverdy),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IgorStravinsky),以及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创始人塞尔吉・迪亚吉列夫(SergeDiaghilev)。香奈儿女士同这些大师们保持智慧的交流,分享创作的灵感。而在此次的展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一起合作的作品。
香奈儿女士引领着现代精神,生活与游历中的点点滴滴都能触动她的灵感,她尤其擅长从那些令人着迷、虚实交织的地方挖掘创作源泉:如她曾屡次造访的威尼斯、如凝视她寓所中的中国乌木漆面屏风时,魂牵梦绕的中国。“我要走在时代最前端。”香奈儿女士曾兴致昂扬地这样说道。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她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超然于当下时尚的风格,一种从未被超越的现代风格。而香奈儿独有的一些元素和符号使它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本次文化艺术展也向大家解读了这些元素和符号的丰富内涵。
PART1展览的五大主题
此次展览围绕着五大主题,包括:传奇的源起Origin、抽象的精粹Abstraction、隐藏的奢华Invisibility、自由的追求Liberty和幻境的灵感Imaginary,并以流畅现代的风格加以陈列。
400余件珍品将在本次文化艺术展览中展出,包括油画、素描、照片、影像短片、雕塑、手稿、贵重物件、珍本文献、时装设计、香水珠宝等。这些珍贵展品有些来自私家珍藏,有些来源于世界各地的国家级博物馆。香奈儿只手缔造的20世纪无数影响深远的创新概念及作品,一一呈现眼前,彰显其永远紧扣历史脉搏的当代精神,与时俱进的“现代(modernity)”精髓。
PART2与大师的对话
尚・考克多所著的《考克多备忘录》中曾这样提道:“不论是对作家或是艺术家,香奈儿女士都隐身在谦和的阴影里默默予以支持。她在高级定制服圈中已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且因此致富;然而,她对于毕加索、达利、斯特拉文斯基、勒韦迪以及我本人之间的友谊,看得比财富还重。”
1921年,毕加索结识了香奈儿女士。1922年,考克多的剧作《安蒂岗妮》在工作坊剧院上演。毕加索制作面具与舞台背景,香奈儿女士则设计戏服。1924年,他们又因《蓝色列车》再次携手,共同创作。
1938年,达利夫妇曾于香奈儿女士在法国南部的laPausa别墅小住4个月。在此期间,达利创作了著名的《无尽之谜》画作。1939年一部名为《酒神节》的芭蕾舞剧又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达利为该剧设计布景,香奈儿女士则为其创作戏服。
PART3北京特别展品
除了上海的展览作品外,这一次北京的《CULTURE CHANEL》展览更增添了几件令人惊喜的新展品。其中包括蒙德里安的三幅画作、香奈儿巴黎寓所的新展品以及画家瓦洛冬的名作《米西亚赛特梳妆图》等。这些珍品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那段“对话”,是香奈儿创新轨迹的绝好见证。
图片由品牌提供
(责任编辑:郑宏彬)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