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苹果树的现代寓言
2011-06-17 11:13:16新视觉
“我惊叹于苹果树原始的、本能的、迸发出来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徐志广会选择再普通不过的苹果树作为创作对象,很多批评家着重从创作技法包括色彩,笔触和肌理等方面来探讨作品的美学价值的,而我更想通过这次采访接触画面中更多精神层面的寓意。
新视觉:从这次在国美术馆“收获的风景”展览中,我们发现,国外和国内的风景作品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貌,能否谈谈不同的创作心境?
徐志广:其实不同季节环境中的苹果树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可能和我创作的时间和所处环境有关,我今年8月去俄罗斯旅行时画的那一批国外风景,当时的心境很平和、安静;苹果树系列从2002年就开始了,直到近两年还在持续,他们生长在野生环境中,给我很大的触动。创作心境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风景本身给艺术家带来的感受,另一方面就是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新视觉:众所周知古今中外以风景为创作题材大师名作不胜枚举,风景绘画给人的印象就是供人欣赏,或是将室外的风景带到室内,那么,你认为风景绘画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徐志广:拿苹果树来举例,我并不是单纯的表现苹果树本身,我是通过它作为一个载体,来表达一种人文关怀,我坚持了近十年的创作。这些野生的苹果树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和独立、自由的性格,他们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自由的生长,虽然不粗壮,但也是硕果累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独立自由生长、突破重重险境拔地而起的姿态是很不容易的,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也是我所追求的。
新视觉:恩,你是通过绘画,传达野生苹果树坚韧、顽强、独立的精神。
徐志广:对。
新视觉:画作中的植物几乎占据了画面的主题,这样安排有什么特殊用意?
徐志广:我想让苹果树直接的作为独立的主体出现,而不是风景的一部分。表现它那种拔地而起的冲击力。
新视觉:苹果树枝条很张扬,有拟人的意思,他们都有固定的形象吗?
徐志广:我赋予了他们人格。具体每一幅画传达的情感都不尽相同,比如有些是表现调和的美,温软而细腻,有些则有飞扬跋扈的力量感,而这幅初雪图则是表达幽雅的意境,还有的是表现夜晚的苍茫。绘画反映的是心灵和心境,每一张都不一样。
新视觉:据了解,你去过新疆、四川、西藏、山东、陕西、河北、江西等地去采风,一般会旅居多久,通过什么方式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徐志广:一般会待上一个月左右,比如我去新疆写生的时候,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哈萨克族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如果找汉族人会很难深入他们的生活。他们过着放牧和农耕的生活,当地人淳朴而热情,女主人用新疆烤馕、核桃、花生款待我们,通过近距离的交流才发现他们生活得舒服而快乐,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艰苦。当时就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回来后画了很多肖像作品。
新视觉:国内外,你敬仰的艺术家有哪些?从他们的创作中汲取了哪些营养?
徐志广:古代的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还曾用油画临摹过三次李成的 《茂林远岫图》,我喜欢北方山水画的雄浑大气,也喜欢南方山水的烟雨蒙蒙。近代的有黄宾虹,傅抱石等。国外有委拉斯贵兹和伦勃朗,还有后印象主义大师塞尚,他的作品结构感强,这在我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不同的是,我在表达情绪的同时也传达了中国绘画的意境,所以容易引起共鸣。
新视觉:你在自述中提到创作桃花源系列时,开始的笔触很厚实,无法表现桃花那种如梦如幻的美。后来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笔法,晕染的方法表现花朵,枝干采用皴擦、勾画、点苔的办法,能否具体讲解一下你是怎样寻找到这种创作方式的?
徐志广:我是把西方的色彩和结构,用笔墨表达出来,中国油画色彩是弱项。像桃花源系列的创作就经历了一些变化,2007开始画桃花源是对西藏桃花的一种直观冲动的表现。我用厚实的笔触把一开始我去西藏看到雪山映衬下大片野生桃花的那股热情全都倾泻到画面上去。后来我借鉴水墨画中皴擦、勾画、点苔的手法,是为了体现这些野生桃树枝干上的老皮和苔藓,反映出一种树木的久远和沧桑。在我的画面中慢慢出现了虚实的对比,这里面有主观的意识,还有个人经验的触动,比如开车时欣赏窗外的桃花,模糊富有动感,一晃而过;再一个就是照相的体验,有时候会出现梦幻的效果,这里面还寄托了乌托邦的情感,我希望在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中寻找到一片心灵净土。
(责任编辑:赵兴华)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