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2011-02-19 07:45:37雅昌艺术网综合
傅抱石是一位精通中国文化和艺术史的爱国主义者,他深知:“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好似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样式。”面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他在1929年就异常坚定地指出:“中国的绘画,也有特殊的民族性,较别的国族的绘画,是迥不相同!”针对当时画界有人笼统地提倡“中西绘画结婚”的论调,他认为“真是笑话”,并认定“中西在绘画上永远不能并为一谈”。他反对妄自菲薄,主张努力追求中国绘画的基本精神。
傅抱石从未把美术看作单纯的一种技艺,他特别重视其人文精神内涵。“人品居其首”是他的一贯思想。他曾经借用“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三原则其实就是中国画的基本精神。画家当然力求技巧的发展,但画家的全部基础不完全建立在技巧上,技巧必须伴着“文”和“人”,才能完成它的最高使命。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他更强化了民族自尊意识,同时融入了现代开放意识。他呼吁美术家应当“为民族复兴去尽最大的努力”,成为“民族文化运动的干员”。为此,“必须结合在一个目标之下,发挥我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尽量吸收近代的世界的新思想新技术。像汉唐时代融化西域印度的文明一样,建设中华民族美术灿烂的将来。”
由此可见,傅抱石对民族性的认识是辩证的,是建立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几点之上的、发展的、开放的现代民族意识,既反对了无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反对了僵化的民族保守主义。
傅抱石从未把美术看作单纯的一种技艺,他特别重视其人文精神内涵。“人品居其首”是他的一贯思想。他曾经借用“文人画”三个字来代表中国画的三原则,即:“文”学的修养,高尚的“人”格,“画”家的技巧。三原则其实就是中国画的基本精神。画家当然力求技巧的发展,但画家的全部基础不完全建立在技巧上,技巧必须伴着“文”和“人”,才能完成它的最高使命。
(责任编辑:谢易彤)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