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摹王羲之

2011-01-05 08:35:38《中国文化报》 作者:寇克让

  许多人喜欢学习二王的行草书,功夫没少下,但成效不大,或粗鄙狂野,或拘谨死板,或纤弱而缺少生气,为什么?因为好东西是很难得到的,实现的道路也大有讲究。王羲之离我们太遥远,这不仅是历史年代阻隔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谁也没见过他书法的真面目,若说唐人摹本下真迹一等,那你就太轻信别人了。贞观年间收藏内府的王羲之书法经过褚遂良的法眼之后,号称“一件伪作也没有”,但这些大内高手还是被孙过庭等人的瞒天过海之术给戏弄了。所以一开始,你最好别直接临摹唐人摹本或宋代刻帖,因为它们与真王羲之都有距离。这时候,我们不妨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绕道实现目标。比如学米芾的行书或者孙过庭的《书谱》,因为这些是真迹。只有临摹真迹,才能使用笔细致入微,才敢提按纵横而开合有度,才能不断锤炼生气,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书谱》是流传至今的最接近王羲之草书的古人真迹,字数多,从前至后的风格跨度也足够大,是学习王羲之草书的最好门径。如果有临习《书谱》真迹的经验,再临摹王羲之的草书刻帖如《十七帖》、《大观帖》之六、七、八卷,会感到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学习二王行草,在唐人摹本与宋代刻帖之间,我更看重宋代刻帖的临摹价值。唐摹本与宋刻本,一刻一摹,皆非真迹,都不能看到原作墨色。临摹人的眼睛应该一尘不染,与其受到填廓的毫无生气的墨色的干扰,宁可看不见墨色,只看轮廓。而且刻帖篇幅大,可供发挥的空间就大。当然,摹本之中也有墨色比较自然流畅的,如王羲之的《寒切帖》,印象中是天津博物馆的藏品。唐摹本和宋刻本制作的初衷也不同。唐摹本是宫廷复制品,目的是收藏和赏赐用的礼品,当时学习书法不大用它,而是主张学习真迹,这一点在两《唐书》和唐宋人笔记中都有反映。宋人不容易看到晋人真迹,才刊刻了《阁帖》和其他法帖,供传播和学习。论质量,宋刻本中的精品远胜唐摹本。我所说的质量,主要看气韵是否生动、笔迹是否清晰以及受损程度等。刻帖数量多,更系统。王羲之摹本有不少,个个不一样,这些东西时间跨度很大,风格差异也很大。如果你学其中一部,字数太少,达不到打基础的目的,创作时会捉襟见肘;你学多部,那么是大杂烩,古话说“踳驳”。你很难把他们整合为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一种成功的风格,技术上不会十分庞杂,惟其如此,才能内在统一。在一个比较和谐的框架内,不断地吸收合理的新东西,才能由渐修而达到质的飞跃。宋刻帖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成功经验,为什么不按照成功的经验办事呢?

  在《淳化阁帖》和《大观帖》之间,我倾向于学习《大观帖》。《淳化阁帖》是法帖鼻祖,影响的确很大,但问题是刊刻失于肥浊,不如《大观帖》的清劲及骨气洞达。况且现在所能看到的即使所谓宋拓,也残缺过甚,甚至由于拓纸的褶皱造成笔画错位、变形,乃至于错字。我认为,现在传世《淳化阁帖》残拓,其文物价值、碑帖研究价值是主要的,而书法临习的价值完全可以被更好的《大观帖》所取代。

  翻译讲究信达雅,它同样适用于临摹法帖。开始临摹一部古帖,要求信,忠实于原作,因此工具也要接近原作的时代。王羲之的字简括达到极致,笔画的内擫与精准是空前的,因此,一开始最好用硬纸和小笔,不要放太大。至于放大临,用生宣纸、羊毫笔与其说是临摹,毋宁说是再创造。孙过庭、王铎是两个极端的代表。因此,不存在什么工具好的问题,只存在什么阶段用什么工具、什么工具办什么事的问题。

(责任编辑:谢易彤)

推荐关键字书画王羲之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