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博会将一年办两次
2010-12-14 08:45:13雅昌艺术网专稿
市民带着自己的“宝贝”来鉴定,可惜九成都是赝品。
昨日,第15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5天展期成交额过亿元,比上届增加了三成多。记者获悉,明年起,艺博会拟“一分为二”,即分春、冬两期分别举行,在参展对象、定位上有不同。
五天成交额过亿
据统计,截至13日中午,艺博会入场参观人数达20万,5天里成交额已过亿元,大大超过上届7500万元的成交额。
去年起,艺博会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由社会文化机构承担起本届艺博会的筹备工作,换而言之,市文广新局从直接操办艺博会转变为以间接指导与管理为主。
据悉,届时艺博会将分春冬两次举行。初定春节场在三四月,为期4天,参展对象是个体艺术家,冬季场为年底,参展对象是画廊、艺术机构、艺术部落、院校等,以书画、雕塑等主题为主体。
广州艺博会吸客20万
超过80%是珠三角市民 成交1.1亿元
昨天下午,为期5天的第15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落下帷幕。据介绍,本届艺博会成交额为1.1亿元,吸引了20万游客入内参观。
本届艺博会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家艺术机构、近千名艺术家、一万多件艺术品参展。广州市文广新局艺术处处长徐彬表示,今年来观展的普通市民明显增多,来自珠三角的市民占了游客的80%以上。
而本次凭国画《瑞云乾坤》获优秀展品奖的画家朱颂民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普通市民购买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日子明显比以前好过了。”朱颂民说,观展市民中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艺术欣赏能力很强,认为市民欣赏水平不足的观点已经过时。他认为,艺术是非常直观的东西,能激发情感便是好的艺术作品,普通市民也无需从技法、流派等方面去深入分析。
民间“宝贝”九成为赝品
麻袋装着、报纸一层又一层;行李箱提着,打开小心翼翼……这是艺博会“艺术品收藏鉴定”现场的情景。两日来,共超过千名收藏爱好者带着自家“宝贝”找专家鉴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瓷器专家叶佩兰表示,本次“鉴宝”赝品率超过9成。
玉器鉴定专家张广文说,不少人在收藏的同时有“拣漏”的心理,总认为自己能碰运气,拣到宝贝,而且希望借此赚大钱,因此收藏行为比较盲目。专家建议,还是要多看书、多了解文物知识,然后到博物馆、展览馆去看文物,多看真品。另外,避免买到赝品的场所主要是两个:拍卖行、文物商店,这些都是有资质的文物交易场所,尽量避免到古玩市场、天桥、地摊等地方选购。
(责任编辑:郑宏彬)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