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双年展”书写古城新文化
2010-10-20 17:33:44《世界艺术》
紧随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其后,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将举办第一届南京双年展。这个既开放又显得保守的古城对来自全球新文化艺术形式有着怎样的呼应和包容?全球当代文化在古城碰撞可能带来什么惊喜景观?能够产生什么新的文化现象?本身又能为整个双年展体制带来什么新鲜血液?对此我们充满了些许疑问和期待!
徐跋骋 流动美术馆 装置 2010
当今是一个并不缺少展览的时代,在全球有着N个双年展、三年展等许多大型的展览活动。像中国上海、北京、成都、广州包括南京也有着大大小小十多个常规的双年展、三年展,其中不乏有经验、成功的案例。为什么要在南京做一个国际性双年展?策展人朱彤认为相比其他城市,南京更能代表中国人的文化和生活现状。文化就像是桥梁,它会让我们以及和世界彼此连接和了解。而一个高质量的国际双年展对一个城市意味非凡。
今年的南京双年展的学术主题是“AND Writers”,这是由三位策划人朱彤、Wonil Rhee(韩国)和Eleonora Battiston(意大利)共同商讨确定。本次双年展希望通过全球各国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灵感来完成对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写作”。通过对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注解,由此产生可能对全球文化带来新的思想和图解样式。让全球分享中国当代文化的同时,理解中国文化渊源和精神。当然,对于这一主题每个策划人因为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有趣的理解和阐释。但这些差异,恰恰可以说明全球当代文化和艺术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可以展开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解和讨论。这种“包容性”也暗合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南京这座城市拥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并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南京双年展所承载的也意义非凡。“书写”作为对应南京这座城市的学术主题,更希望是提供给我们现当代对中国当代性研究的样本,由此展开中国面对全球文化建立文化话语权的讨论,或者是寻求一个适合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式和经验。
(责任编辑:郭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