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共同成长:艺术北京
2010-04-27 11:50:39《艺术与投资》
《艺术与投资》:能否请您谈谈前四届艺术北京的发展历程的心得?
董梦阳:我们的博览会之所以叫“艺术北京”,因为北京就是很国际的,很世界的一个城市,我们希望把“艺术北京”打造成一个世界的品牌。现在我们刚刚走出第一步,虽然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我们做一个当代艺术博览会其实做得不够好或者是不够国际化、标准化。中国作为全球未来很大的市场,我们如何来服务、培养本土的收藏家,同时引进国外的收藏资源进入中国,这些都刚起步。在这几年时间中,我更透彻地想明白一些道理,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以后,因为全球未来最大的艺术市场就在中国,我们不要完全舍本逐末,执拗于为只为几个收藏家服务的问题,应该是为更多的市场人群服务的问题,要更适合它,包括我们去年成功的推出了“经典北京”,我们希望我们的展览更多元一些,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接纳艺术。我们如何做成一个真正的服务好的平台,这个工作要渗透到日常中的工作,包括“艺术北京指南”,都是来服务于这些市场的东西,服务画廊的东西,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每年要提高服务水平的问题,对收藏家的服务,对画廊的服务。
《艺术与投资》:此次“艺术北京”参展的画廊中组成的比例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新的画廊加入?
董梦阳:我们还是以亚洲为核心,参展画廊的比例应该在三七开的样子,70%是国内画廊,30%来自海外。我们一直在努力去整合成完整的亚洲概念,但这个需要一步步地先整合 “完整的中国”,然后是“完整的亚洲”。
《艺术与投资》:今年诸如“艺术突破”、“影像北京”、“艺术论坛”等专区,都有什么样的计划?
董梦阳:因为今年我们的展期与上海世博会同期,很多参加世博会的人都会先来北京,我们计划先把他们带到我们的现场来看艺术北京。我们今年有一个新的项目,增加了“非盈利空间”展示区域,与大概二十家使馆或者国家美术馆进行合作,他们会带着自己国家的作品过来,同时也会来很多艺术家。在常规的专题展 “艺术突破”中,我们会展出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参展形式是以画廊推荐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发掘新的力量。“影像北京”也是我们的固定项目,虽然今年的影像市场并不是很好,但我们希望通过踏实努力的工作,能推动中国影像艺术市场的发展。
《艺术与投资》:去年艺术北京出资邀请了十几位海外重要的收藏家来访,是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想效果?今年是否还有类似的计划?
董梦阳:今年我们跟波多黎各的博览会有一些收藏家的合作,会带来一些不错的收藏家,还有邀请海外媒体团的计划。刚才我谈到了,我们想从中国开始培养,因为我觉得我们不能光指着几个西方的收藏家来支撑我们的市场,来支撑我们的艺术博览会,我们今天要去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培养一些新的藏家真正地支持这个市场和这个博览会,这个从长远的角度讲更有意义。我们有很多的措施,我们有一个VIP的团队,他们为藏家提供一些日常性的服务,去年我们也成立了艺术北京的收藏俱乐部,定期的做小范围的互动。包括我们在银泰中心有一个艺术沙龙,其实也是在做讲座和展览,吸引各方面的艺术爱好者,开发和培养潜在藏家。
《艺术与投资》:在沙龙教育方面,有达到你预期的效果吗?
董梦阳:我们刚刚开始,这不是一个当年栽树,当年就成材的事情,希望用我们长期的工作去影响未来的市场。比如说一个机构也不可能把这个市场救活或者是带起来,我希望更多人的力量,包括媒体的采访,也是宣传我们的理念或者是传达艺术的理想。
《艺术与投资》:关于“影像北京”,这是第三年对“影像北京”的投入,影像作品的市场现况如何?
董梦阳:当然,在西方有市场,在我们这里也一定有市场,有很多力量在加入了,只是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教育的问题。起初我们有一点点的影像市场,现在仿佛又有点儿回缩的趋势。现在一些艺术展或者拍卖,把老照片、风景摄影、当代影像都放在一起做,大家会有点混淆,很难判断它的价值观。我们可能更多地是倾向于当代影像这块的东西,第一年大家觉得形象不错,但交易量并不高;但第二年单从交易量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我的这么一个小局部中也能看到一些市场的变化和大家的认识。
“影像北京”部分我们每年都要赔钱,但是我想我们当时对未来的期许,就希望我们帮助画廊一起成长,一个组织或者是画廊抱成团,总比一个画廊对市场的塑造力要大一些,我们希望一些做影像的画廊别夭折掉,大家能够坚持下去,也许曙光就会来到。
油画很多作品不是人人都能接收的价格,我觉得影像或者其他类型的作品,它的价格更容易进入人们的生活。我觉得这件事情,当未来大家需要那么多的装饰,就是装饰成为消费的时候,我想影像跟版画可能超过一些纸张作品,是首当其冲地更应该进入消费层面的东西。
《艺术与投资》:其实您把您的博览会定位在与中国的画廊共同成长的一个角色。
董梦阳:对。因为大家也都知道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的市场微乎其微,他们来的原因更多地是看未来的中国。他们来其实意义就是把他们的操作带到了中国,让我们得以去学习,如何去画画,包括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对我们行业的影响,就是我们跟他们同场竞技,同场可以去学习很多的东西。包括我们会做一些讲座,去年我们的论坛主要是关于影像方面,关于影像的收藏和保存,我们会做更多这种普及性、艺术性的教育项目。
《艺术与投资》:之前你有说过,你觉得博览会就像一个超市,您就是超市的采购员。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你可以告诉我们的读者在这次“艺术北京”方面,买家能有哪些不错的选择呢?
董梦阳:我觉得如果把艺术品作为一个商品来谈的话,首先一个市场的问题就是质次价高,对于商品来说这是最麻烦的事情,质量又不好,卖得又高。我觉得在我们努力选择画廊的过程,包括画廊的努力,包括艺术家在金融危机后的一些改变,大家能够提供一些物美价廉的东西,我觉得这是第一步。我们看到艺术品是商品,要有技术和创作理念并存,它有购买的价值,而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一个想法,这就是艺术品,这是说不通的,艺术本身是“艺”和“术”的结合。我们应该先清楚,我认为我们现在基本上把中国的这些重要的画廊和资源纳入到“艺术北京”中来,我们在调整观念,画廊也在调整,艺术家本身也在调整,整体上会有一些变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这是一个艺术市场,让大家每个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我们做的博览会其实相当于一个大的“艺术超市”,所以在我们选择画廊的时候,不是完全考量它的有名没名,有名当然无可否认,没名的话也会综合地评定看它是否有好的的作品,博览会要越做越丰富,我期待这一届的面貌是大家能看到一些希望,就是艺术家在创造,他们在创造东西,不是拷贝东西。
时间:2010年4月30日-5月2日
预展:2010年4月29日
地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新馆)
更多信息可登录 www.artbeijing.net
(责任编辑:苏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