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现、没有创造,笔墨等于零

2009-05-27 14:49:51《艺术市场》 作者:郭庆祥

  编者按:

  发现与创造是两个富有活力的动词,与智者终身相伴,她会打开未知世界的一扇窗。艺术的发现与创造,同样是衡量一个艺术家是否优秀的标准。 没有情感的美学,没有发现形式,没有精神思想的画面创造,只能是浪费笔墨;不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与思考,不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互动与鼓舞的艺术形式,只会昙花一现,其笔墨价值永远等于零。

  艺术的发现和创造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镜。”

  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思考方式每天都在变化,而伴随着人们变化的周围事物,五光十色、日新月异。昨天人们看不懂或不屑一顾的东西,也许今天就能受到人们的注目;过去人们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许现在他人的提醒之下忽然找到了灵感而迎刃而解。在这个变化的自然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不缺乏艺术闪现的光芒,缺少的就是洞察和发现艺术闪烁的“心眼”。而有一些人就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这种瞬间的艺术灵感,并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他的切身感受,这种人就是真正的艺术家。

  每个艺术家身处环境不同,遭遇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必然不同。只有发现了生活中的不同,才能在平常之中看到平常人不能发现的东西,也才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发现和创造是艺术家创作的两个阶段,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造。发现与创造都会令艺术家和欣赏者共同激动,让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开阔,对事物的感悟也越来越灵敏。

  艺术家的情感犹如一个盛满想象的容器,其感受会因情感变化而变化。他可以把太阳变成红小点,也可以把红小点化作太阳……因此,艺术灵感的发现可能来自天空,来自大地,来自花丛,甚至是一条泥泞的小道,但这些在艺术家的心灵中,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人类美术史就是在不断发现和不断创造中,逐步发展至今,并一次次地带来新的艺术审美认识。如在西方发现光色原理而产生印象派绘画和诞生现代艺术思想后,及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都带来过全新的艺术观赏方式。它已不再是只有一种传统固有的欣赏模式,它一次次挑战了传统的艺术欣赏习惯,同时也提高了人类的艺术鉴赏能力。

  所以,艺术的发现与创造,就是艺术作品产生的本质!

  水墨画表现需要笔墨技巧吗?

  作为一种单纯的媒材和表现手段,中国水墨画与油画、雕塑等其他美术种类没有什么质的区别。在有关谈论中国水墨画的理论文章或评论文章中,常常会提到“笔墨”两个字。我认为,有时候“笔墨”是指中国水墨画特有的“笔墨精神和思想”,有时也可能是指“笔墨技巧”——中国水墨画表现的技巧——“笔法”和“墨法”的统称!

  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以写意表现为主要追求的价值体系,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都成为了独立于西方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印象派的写实传统的另一大体系。中国水墨的黑、白两色以及由它们延伸的灰色阶,概括了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伟大发现和创造,体现了一种绘画门类高格调和高雅趣的艺术姿态,同时它也形成了艺术抽象的核心。似乎我们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黑白两色是人类艺术永远的“时尚色彩”! 这就是水墨黑白抽象的笔墨精神!

  有的中国画家一生追求所谓的笔墨情趣,一味讲究墨气、讲究线条以及具体的树法、云法、水法等笔墨技巧和规则,或许还有点自己风格的摸索,似乎有了这些就能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但我认为这些只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而不是艺术创造的本质。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艺术创造可以丢掉表现技巧,如笔墨技巧,更不能把技巧的展现就认为是艺术的创造。

  那什么是中国水墨的笔墨技巧呢?有的画家刻意描写景物或人物形象,可以千姿百态或惟妙惟肖;有的画家在“勾、皴、擦、染、点”或泼墨、破墨、积墨等各种笔墨技巧法则下反复套用,烂熟于笔下,这些只是笔墨小技巧而已。而有的画家则控制画面的整体布局,控制笔墨的节奏、速度、气息,以及笔墨的空间感和体量感,这就有着一种笔墨气韵生动的大技巧。

  小技巧的表现是能悦人眼目的,它取巧于人们的习惯欣赏。大技巧虽然不一定让人能马上觉察到,但是,它是与欣赏者心灵沟通的,并需要真切的艺术感悟。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必然贯通与艺术的大技巧中,它完全可以放弃笔墨小技巧的表现,而追求一种看似抽象但又确切存在的笔墨大技巧。

  被程式化的笔墨技巧等于零

  有的中国水墨画家的笔墨,笔笔讲究要有前人的出处或来路,却没有多少自己的创造。当前人的表现技法变成了一种统一模式或法则时,那么,一件作品仅仅留下的是笔墨技巧的呈现,就不能成为艺术创造的结果,这也是对历代艺术和大师们的误读。

  画家用何种表现方式去绘画,那是画家个人的选择和权利。但是美术史的发展必将选择合乎时代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它具有一种艺术创新的现代精神。上溯数百年以前的中国绘画发展是在社会封闭状态下的精神产物,今天的中国社会已处在一个开放和多元的信息环境中。中国及世界的美术发展都已不可能回到“古典时代”,笔墨要随时代,只能顺应现代的艺术思想,才会有新风格的出现和创造。

  在当今的中国水墨画创作中,我们缺少的是绘画艺术中的“作曲家”,即缺乏表现风格的艺术原创性!许多人在唐诗宋词或历史典故中找题材,去演绎和自己生活相距遥远的故事及内容,而不是在生活中发现原创题材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现代的绘画作品已不再是文学画或是文学作品的附属品,它早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品性。笔墨组织、笔墨结构或笔墨空间等,它们独立的表现语言,直接诉说着艺术家内在丰富的性格和情感。

  中国的笔墨传承及其笔墨精神之所以能保持至今不衰的生命力,也正是符合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纯粹性”的事实,它具有极大的包容能力和吸引能力,才能使它绵绵延续至今而没有成为历史的“标本”。在今天,笔墨已成为了展示艺术家才能和性情的工具,它必须继续包容性和吸纳性的特点,才能维持它的生命力。这需要艺术家自身的天分,以及艺术家的具有现代思想的发现和创造!

  笔墨是材料、是工具,也是技法的表现,它本身谈不上“等于零”或“不等于零”,艺术家如果没有自身情感的发现和表现风格的创新,笔墨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艺术的发现和创造是笔墨表现的灵魂,被模式化、程式化的笔墨技巧一定等于零!

(责任编辑:苏涛)

推荐关键字笔墨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