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竹雕辨伪四大秘技

2009-04-09 10:33:16《鉴宝》 作者:石晨

  《鉴宝》2009年1月刊曾谈及明清竹雕艺术品当下的市场行情,作为文房清供的重要门类,竹雕艺术品的市场潜力稳中看涨,前景良好。正因为如此,近年浙江、河北、上海、天津等地皆有竹雕作伪造假现象,有些造假集团出产的高仿品几乎可以乱真,令人防不胜防,故而了解竹雕的作伪及鉴定方法,在实战中显得尤为重要。

  竹雕主要作伪方法

  常见的竹雕作伪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复制真品后做旧,此种方法大多都是参照出版物上竹雕精品进行复制。易于出现的问题是出版物上有时只有竹雕作品的正面图案,背面或具体局部并无刊登,而造假者就完全根据图片模仿,只有正面有图案,背面空白或者简单纹饰,与正面图案不连贯,没有一气呵成之感。二是臆造,即没有见过真品,凭想象造假,故造型看上去总给人怪异感;三是改刻旧款,即把作品改刻成某名家的作品;四是在旧器上添加刻竹名家的铭款;后两种作伪方法可能在当下市场上比较多,因为竹雕本身材料的价格不高,其价值主要集中在古典的韵味和名家名工上。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古代竹刻作品上都有作者的题款,这也给现在作伪者提供了条件。关于这一方面,收藏大家王世襄曾有研究专文可供参考,可见《锦灰堆》壹卷《竹刻款识辨伪》一文。

  四大秘技辨真伪

  判断一件竹雕作品的制作年代,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是先看竹雕的质地和包浆,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传世的明清竹雕材质,表面颜色经过数百年的摩娑抚弄,多已向暗黄、黄褐,甚至琥珀红色转变,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但这种转变并不均匀,人手常触摸的部位,如外壁、盖口、纹饰突起等处明显,而手不常能触摸的部分颜色可能不同。器物表层还会形成一层光泽含蕴的包裹层,俗称“包浆”。新品作旧多是经弱酸水煮,快速烘干,然后打石蜡,用棕帚磨光,再进行染色,使得成品体量非常轻,颜色古旧,包浆蕴然,很容易欺骗初入门者。如何分辨呢,一般来说,用染料染色,其竹雕旧色内外凹凸深浅相似,过于均匀,而且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包浆生硬,有蜡迹未揩尽的感觉。

  其次,艺术风格是重要的鉴识标准。这需要我们了解明清竹雕各发展阶段、各地域、各名家的不同风格,多见标准器,多作比较,积累经验。例如明以前的竹雕作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用具,其中也包括一些祭祀品,以考古发掘的残器、残片居多,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现存古代竹雕作品以明、清两代制品居多。这一时期,竹雕制品从日常生活用具,逐渐发展为兼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工艺品,其中还有一些为纯艺术性的陈设品。明代竹雕构图简净、饱满,技法上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整体浑厚古朴。品种以笔筒、香筒及人物陈设品为主。

  清前期承明代遗风,风格仍以简洁浑厚为主,但表现技法更为多样,往往浅刻、留青、圆雕各种技法同时施行,品种主要为笔筒、香筒、臂搁、山水、人物等,秀雅有致。清后期雕工较粗,运刀平浅,器物种类多为扇骨、臂搁等,也包括群仙祝寿、三羊开泰等大件题材,同时流行小像写真、篆刻金石文字及铭文诗篇,作品强调再现书画笔墨感。

  第三,在技法上,明清时期上品基本不会出现明显败笔,运刀都为表现题材服务,恰到好处,而一些技法,如薄地阳纹,为吴之璠革新推广,应用此法的作品不会早于清初;同样,陷地深刻也是清初才开始广泛应用的;笔筒镶口嵌底,也流行于清代初年;都是确定时代的有价值的参考。表现内容也是具有时代性的,如仕女并读是朱三松从版画中汲取灵感创制的题材,后世仿刻极多;浴马题材也有类似情况。碰到这样的作品,需要仔细观察,认准时代。

  第四,名家款识作品最为复杂。真款刻写自然流畅,秀中有骨,刚而不板,无矫揉造作之感,作者艺术特征显著。伪款则线条呆滞,运刀乏力,与原作者风格不符,有的虽形似却无灵气。赝品多有仿造刻款,仿名家款识的比较常见。事实上,真正带款原作的竹雕,留存至今的很少,如濮仲谦,公认的真品不过三两件而已。名家的竹雕器明清以来就是上层文人士子和收藏家搜求的对象,在一般的收藏市场上出现的几率更小,对于价格在十数万元以上的竹雕,如果来源传承不清楚,切勿轻信。

  收藏保养四大秘籍

  中国明清时期的众多竹刻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于书房,既能收藏,也可以用做装饰。作为有机材质,竹子有易霉、易裂、易虫蛀的缺点,所以竹刻艺术品的养护显得非常重要。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保养竹雕作品吧。

  清代金元钰所著《竹人录》曾载:“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如遇风日燥烈,不可出玩,防损裂也。其红色如琥珀者上,鹅油色者并足宝贵,黑为下。收藏得地,三松制作至今完好,谁谓非千百年物耶。”由此可见竹刻在当时就非常抢手,也已形成较系统的保养方法,即将其安置于纹密坚致的文木匣内,方予适当位置,间隔二三年取出,用生桐油细刷一次,刷后用棉布揩净,重新放入。在风日燥烈或湿大伏天的日子里,不可取除玩赏,以防受燥损裂。这些方法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实用的。

  除了古人所介绍的保养方法外,我们还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务必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作品。因为这种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器物的包装,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第二,竹雕作品则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过于干燥,易干裂变形,失去光彩;至于过分潮湿的地方,更不适宜,因为受潮起涨,更易损裂,且易虫蛀,竹雕作品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为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60%。北方偏高,保存宜食用加湿器。

  第三,常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保持其表面光亮润泽。对待器物表面的陈年积垢,不可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可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作擦拭剂,不仅可以出去渍垢,也可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

  第四,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摩挲把玩应注意做到和缓适度。如无时常把玩之闲,宜用绵纸包裹,再以布套或匣子纳藏之,放入防虫药片如樟脑精,并定期清理。

  名士玩赏竹刻曾云:“每日摩挲,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月之手摩与藏之被窝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一也。”因此赏玩竹刻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非俗者能得其中情趣,当下的藏家,对于竹刻的辨伪鉴定和保养,都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收藏。

(责任编辑:苏涛)

推荐关键字收藏竹雕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