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创今‧耋年新猷——孙家勤新作史博馆展出
2009-03-23 09:23:21
距上次个展已长达数年之久,今回为迎接即将到来的80大寿,大风堂关门弟子孙家勤特别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耋年新猷──孙家勤画展」,展出近作近50件,同时缀以早年不同时期画作,让观者得以见到其艺事生涯的变化与发展。2月13日午间的开幕式上,不仅孙家勤几位同窗特地远从海外回来同乐,场中汹涌的人潮也见证了其人诚恳随和、交游广阔的一面。
孙家勤,字野耘,原籍山东,为孙传芳幼子。自幼由母启蒙,习绘没骨花卉,及长于北京师从陈林斋,习工笔人物。后进入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国画组,画技更形精进。1956年就读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与艺坛好友胡念祖、喻仲林合组「丽水精舍」,开团体艺术工作之先河。1963年间得台静农、张目寒二人举荐,成为大风堂门生,随侍张大千于巴西八德园达三年。此间致力于钻研唐宋人物画,并汲取大千所临摹之敦煌壁画稿本;山水方面也承袭了大千苍浑渊穆、雄健古逸的风格,对孙氏艺途影响深远。
从此次展出的作品来看,可以发现孙家勤在题材与技法上不囿一格的多元尝试,像是最早于1971年写就的〈古木栖猿〉,绘一长臂猿立于槲树横出的枝干上,一臂攀附枝上,另一臂则凭空吊晃,毫发毕露,极尽写实能事;槲树枝干以墨点染,绿叶则用细线勾勒,用墨设色均苦心经营,深得宋人心法。晚近完成的〈相偎寒梅〉,同样工写并施,设色雅致,令人观之如梅花淡香扑鼻而来,无比清幽,足见多年积累之功。另如〈野草闲花册〉不绘富贵牡丹、芬芳幽兰等惯见花卉,反而选择一些无名野花、野草入画,以没骨折枝画法为之,设色清新,无不流露出沉静典雅、婉约柔顺的古意。
会中孙家勤也将大千留予他的〈观音大士像〉、〈乾隆汉尺行墨一锭〉等七件文物捐赠史博馆。他表示,当初大千勉励他能以此汉尺来衡量自己的成就,不要轻易自满;如今他将这些意义重大的文物捐出,希望他所有的学生都能秉持不忮不求的精神,在艺事上赓续突破。
图1-1孙家勤即使年届80高龄,在艺术创作上依然保有力求创新的活力与热忱。(摄影/张礼豪)
图1-2孙家勤、赵荣耐夫妇将张大千〈观音大士像〉等文物捐赠史博馆,成就一桩艺坛美事。(摄影/张礼豪)
(责任编辑:苏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