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危”“机”
2009-03-19 10:03:19《当代艺术》
2008年秋季拍卖已经落下帷幕,我们不能否认这次秋拍从开始就遭遇到金融海啸的影响,而且这场经济衰退迟迟不能让人窥见其底。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艺术市场的信心层面遭受重创。这种突发性遭遇下所呈现出来的拍卖数据和买气状况自然不能反应常态的市场判断和趋势,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在时间、区域范围内的不可预测性的影响,使我们无法判定当代艺术市场会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恢复常态。因此对今年秋拍的分析,我们决定聚集几个与当代艺术市场关键性的指标成分,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对比、分析,去把握一个“非常态”经济环境下,各大拍卖行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基本状况和脉络走向。
盘点2008—中国当代艺术秋季拍卖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部分,保利、嘉德、华辰、瀚海、匡时组成了今年秋拍的主要阵容,因此对这些拍卖公司拍卖数据的关注,将基本能体现此次秋拍的整体现状。上述拍卖公司与中国当代艺术相关的拍卖数据如下: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影像”专场成交总额为185.70万元,成交率为54.63%。“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拍卖成交总额为1,442.1万元,成交率58.78%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油画及雕塑(上)”专场成交额为2,585.7万元,成交率为51.96%。“中国油画及雕塑(下)”专场成交额为2,606.7万元,成交率为54.16%。“中国雕塑系列专场•西南雕塑”专场成交额为358.8万元,成交率为51.06%;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雕塑I 中国现当代美术”专场成交额为2,830.02万元,成交率为51.22%。“油画雕塑II 中国新艺术 1975年后出生的一代”专场成交额为483.50万元,成交率为65.31%;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新锐艺术”专场成交额为2,192.8万元,成交率为77.65%。“现当代中国艺术”日场成交额为4,210.8万元,成交率为69.01%。“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成交额为6,334.7万元,成交率为85.71%;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中国油画”专场成交额为975.48万元,成交率为57.80%;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雕塑”专场成交额为1,502.1万元,成交率为57.25%。
附表1——2008秋季拍卖当代艺术相关专场成交数据
上述拍卖场次为十二场,均为与中国当代艺术相关专场。在拍卖总额方面,保利最高,荣宝最低。分别为12,7383万元、975.48万元。在单场拍卖额方面,保利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成交额最高,华辰 “影像”专场成交额最低;分别为6,334.7万元185.70万元。在成交率方面,保利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的成交率最高,嘉德 “中国雕塑系列专场•西南雕塑”专场成交率最低。分别为85.71%、51.06%。
从拍卖的场次类别来看,在与当代艺术相关的上述十二个专场中,其中油画雕塑专场部分占八场,其他专场占四场。从拍卖的作品种类来看,油画依然占据着大份额,雕塑随后,影像最次。其中单件作品拍卖额最高的是匡时 “油画雕塑”专场的88号拍品:周春芽的油画作品《藏族新一代》,成交价为6,272.000元,紧随其次的是保利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的587号拍品:曾梵志的油画作品《面具系列》,成交价为6,160,000元。由此可以看出油画作品无论是在量还是在质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而一贯“呼声大、雨点小”的影像作品在今年秋拍的十二个专场中,仅有华辰“影像”专场一席之地,而且此场拍卖多以“纪实摄影”为主,而且秦风老照片就占去了本场总成交额的32%。其他的影像作品主要散落在保利的三个专场之中,数量少且成交率很低,让人不得不为中国影像艺术的市场前景感到担忧。
虽然受“金融海啸”的影响,整个国际经济环境比较低迷。但从今年秋拍的成交状况来看,并未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造成大规模的影响。整体成交额、成交率并没有出现大幅度地下滑,只是局部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动。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影响的是一种消费心态。大家开始慎重的交易,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物有所值的艺术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再地跟风。那么,当人们冷静下来的时候,也许就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趋于正常、趋于平稳的时候。让我们相信,有价值的艺术品一定会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以平等的机会留给拍场上的每一个人。
(注:以上拍卖数据均来自各大拍卖行的官方网站,成交价包括12%的买方佣金。)
中国影像拍卖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11月23日,北京华辰秋拍举办了中国首次 “影像艺术”拍卖专场。这场拍卖被认为是中国影像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式启动的开端。2007年5月,中国嘉德、北京诚轩继华辰之后,分别增设了“中国影像艺术”、“中国摄影”专场,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拉开帷幕!
中国影像拍卖市场发展趋势
从北京华辰的春拍、秋拍的同比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春拍或是秋拍的同比,华辰的成交额、成交率都在逐年下滑。从华辰的07、08年的同比数据中可以看出,春拍的成交率虽然低于同年秋拍,但拍品数和成交额度上都远高于同年秋拍。
从北京诚轩的春拍、秋拍的同、环比数据中,很清楚的看到,自诚轩2007年春季拍卖会举办首场“中国摄影”专场以来,无论是成交额、还是成交率都在逐次下滑,从07年春拍304.3万的成交额、92%的成交率下滑到08春拍的67.088万的成交额、50%的成交率,而到了08年的秋拍竟不在设立 “中国摄影”拍卖专场。
嘉德的拍卖数据中,呈现波段性起伏。环比的数据显示08年的春拍与07年的春拍的相比,成交率、成交额都略有下降。而同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春拍的成交率、成交额是要略高于秋拍的。但08年秋拍嘉德突然撤消了“中国影像艺术”的拍卖,与诚轩似乎步调一致的嘉德,具有如此高的成交额、成交率,拍卖的幅度又如此的稳定,却突然在今年秋拍中做出如此的决策,这或多或少让人有些不能理解。
从相关于中国影像拍卖最重要的三家拍卖行显示的数据来看,中国影像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春拍需求旺盛于秋拍需求,但都呈逐年下滑的状况。
中国影像拍卖市场门类分析
三大拍卖行关于影像的同期对比,只能限于2007年春拍、秋拍和2008年春拍。三大拍卖行的拍卖数据如下:
2007年春季拍卖,华辰、诚轩、嘉德的成交额和成交率分别是349.7万(56.8%)、304.3万(92%)、633.0万(85.71%)。
2007年秋季拍卖,华辰、诚轩、嘉德的成交额和成交率分别是218.7 万(58.64%)、294.7万(75%)、527.0万(56.17%)。
2008年春季拍卖,华辰、诚轩、嘉德的成交额和成交率分别是310.1万(51.3%)、67.008万(50%)、625.48万(75.93%)。
附表二——中国历年重要影像拍卖专场成交数据
从同期对比数据的显示来看,嘉德在拍卖额方面远胜于华辰、诚轩,在成交率总体指数方面也略胜一筹。但这并不能代表嘉德在影像方面的优势胜于华辰和诚轩,从三大拍卖行历年拍卖成交的前十名记录中,可以看出三大拍卖行侧重的影像艺术板块各有所不同,每个拍卖行的影像拍卖都有自己优势领域,嘉德侧重于“当代观念摄影”部分,华辰兼顾于国外“老摄影”与国内“纪实摄影”,而诚轩随各方面都有所兼顾,但更倾向于国内“传统摄影”。
从拍卖的整体趋势情况来看,中国“传统摄影”呈现出“数量稀缺、拍价偏低”的现象,主要原因应与中国摄影收藏起步较晚与学术研究缺失有关,市场化的进程影响着价格走向,而学术研究的缺失直接后果就是很多摄影名家的影响仅仅局限于摄影领域,大量的社会收藏者难以得之。中国“纪实摄影”因其普及性较强,且很多作品的内容都是当时人所熟知、亲身经历过的现实反映,因此它的收藏群体相对比较稳定,主要体现在中年收藏群体上面,这些收藏家的经济实力与怀旧情结是造成此类收藏的实质性因素。中国“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纪实摄影”相比处于市场的价格高端,这与观念摄影的市场国际化有很大的关联,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欧美和港台的画廊、艺术机构已经开始收藏和经营中国的观念摄影作品。在本世纪初,中国的观念摄影作品已经开始出现在香港和欧美的拍卖行。2006年的纽约索斯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的中国观念摄影的大量上拍,宣告了中国观念摄影的国际化市场已经形成,可以说中国观念摄影的拍卖从开始到如今都是在国际化艺术市场的平台上,与国际影像拍卖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影像拍卖市场有待完善
“干打雷,不下雨”用来形容今年的影像市场再合适不过了,从艺术北京的“影像北京”到今年秋拍北京华辰的“一枝独秀”,中国影像拍卖市场表现的另类冷静是很值得让人深思。
从市场方面来说,中国影像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有所脱节。从2006北京华辰的首次影像拍卖起,中国的摄影画廊与艺术机构虽然从仅有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几十家,但还不能达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拍卖公司和影像艺术机构的分工、合作还不够明显,许多方面还需要建立和完善。
从影像评论理论、体制方面来看,中国缺少相对专业的、有水准的评论家进行学术梳理,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很好的解读影像艺术作品的艺术评论。中国的影像艺术需要更多的专业水准的评论家对其进行学术梳理,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评论体制进行完善。
从收藏评价体系、收藏技术方面来说,中国的影像艺术没有一个值得参考的收藏评估系统去评估作品的收藏价值,而相关的作品收藏技术方面的缺陷,使得许多想介入此领域的收藏人士望而却步。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之外,在大环境上相关的法律、税收、国家政策等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
虽然今年秋拍“影像艺术”的拍卖不尽人意,但它毕竟才刚刚起步,在人们的热切期望过后,它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健康地成长,中国的影像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藏家群体正在形成,其他的各相关方面还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中。影像艺术正在慢慢的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相信随着中国“影像艺术”市场体制的逐步成熟和规范,中国的“影像艺术”市场将与国际“影像艺术”一样,成为艺术市场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
(注:以上拍卖数据均来自各大拍卖行的官方网站,成交价包括买方佣金。)
(责任编辑:苏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