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短期下跌难挡上涨大势
2008-11-12 16:28:00《鉴宝》
1993年2月,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内地成立的第一家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公司。1993年6月,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举办了“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这是上海开埠150多年来举办的第一场大型国际艺术品拍卖会,同时标志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正式启动。近年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见表1和表2),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由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向比较高层次的需求提升(见表3)。
在满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后,人们对文化的兴趣,对艺术的兴趣,对收藏的兴趣都在与日俱增(见表4)。
正如马未都所说:“只有文化带来的乐趣是终生的乐趣。这个乐趣是人独有的,其乐无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出现了继北宋末年、明代晚期、康乾盛世和清末民初之后的又一次“收藏热”。当然,收藏的巨大魅力不仅来自于收藏者的精神享受,而且来自于艺术品的经济回报。因为人们的收藏行为既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收藏经济的重要性和生命力。但是,中国的古人却早就观察到了收藏经济现象。事实上,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涉及收藏经济的民谚俗语,例如,“一页宋版,一两黄金”、“黄金有价,钧窑无价”、“乱世藏金银,盛世兴收藏”、“黄金万两易得,田黄一颗难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随着收藏经济由初见端倪到迅猛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也日渐火爆。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到2007年12月为止,全国已经有240家拍卖公司获得了文物拍卖许可证,其中,获得一类文物拍卖资格的拍卖公司共有70家,约占29%;获得二、三类文物拍卖资格的拍卖公司有170家,约占71%。作为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中心,仅仅北京一地就有艺术品拍卖公司83家,其中,获得一类文物拍卖资格的拍卖公司有11家,获得二、三类文物拍卖资格的拍卖公司有72家。具体来说,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从2000年的13家增加到了2007年的119家,8年内增长了10倍;这些拍卖公司举办的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也从2000年的69场增加到了2007年的835场,8年内增长了12倍(见表5)。这些拍卖公司的总成交额更是从2000年的106888万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2369500万元,8年内增长了22倍(见表6)。
事实上,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和艺术品价格的上涨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现象,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也非常类似(见表7)。
当然,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地把握中国艺术品市场大势的话,那么,不足10年的数据显然无法成为深入分析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将美国艺术品市场125年的大势和澳大利亚艺术品市场30年的大势作为参考(见表8和表9)。
美国艺术品市场和澳大利亚艺术品市场的经验数据表明,尽管就短期而言,艺术品市场存在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大幅波动和小幅调整,然而,从中长期来看,艺术品市场大势是相当明显,值得期待的。
(责任编辑:汉唯天)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