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茂揭秘田黄石的造假
2008-11-11 17:29:32《鉴宝》
因之田黄石的质美价高,在暴利的诱惑下,不良商家或以各种手法伪作田黄,或以样貌接近田黄的石材冒充销售,使不少对田黄不甚了解的消费者,蒙受到金钱上的损失。为了揭示造假者的种种伎俩,还田黄真品的本来面目,使田黄爱好者得有鉴识田黄的一双慧眼。本刊记者走访了田黄石鉴定专家李元茂先生,请他就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市场上真品田黄难觅踪
鉴宝:目前在市场上伪作田黄石的状况如何?赝品田黄是否已经影响到了田黄石市场的发展?
李元茂:随着田黄石价格的不断跃升,伪作田黄石或者以其他石种冒充田黄石的现象可谓是愈演愈烈,对广大爱好者的收藏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依据观察,可以说目前在大众古玩市场上被当作田黄石进行销售的石料,基本上没有真的,大多是替代品或者是伪作,这显然影响到了市场的发展。再加上目前在学术界,乃至收藏界对田黄石在材质、种类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更是使公众对这一名贵石材望而却步。
鉴宝:众所周知,当前的收藏界在辨别田黄上存在有三大标准,既“有萝卜纹、红筋、有石皮”,依您所见把握这三者是否可以有效地区别真伪?
李元茂:在我看来,这仅是三个片面的标准,其并不能科学的鉴定真品田黄石。这是因为田黄石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存在,品种很多,样貌多样。如果仅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难免会以偏概全,产生差池。比如说,寿山石中的高山石,萝卜纹、红筋、皮三者兼有,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将其划入田黄的范畴。而有的田黄石,以上三大特征并不明显,但是它确是田黄石。原因是,田黄是一种有着地气的石种,这种地气,非在有水有土有一定温度的环境中,经过千百万年的蕴育方可获得。另外,在色泽上,田黄并不仅仅只有黄色一种,还涵盖有白田、黑田、灰田很多品种,但它们都有田黄的特性。因此,现在需要借助多种有效手段,科学地识别它。
杏干水泡出假田黄
鉴宝:在目前的市场上,主要运用那些方法伪作田黄石?
李元茂:田黄石的造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成,就是用一些化学原料,依据田黄的成分进行合成,其制成品被称为“福寿田”。但因为其多是由相关的研究机构在操作,且目的是研究田黄的成分和特性。因此这不是造假行为,而是一种科研行为。但运用树脂胶及一些化学材料合成,则是一种确实的造假行为,但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田黄石”,质量比较低劣,所以很容易予以辨别。
再一种方法是顶替,也就是用其他石种,通过一定的手法上色作伪来顶替田黄石。比如用产自寿山当地的高山石中,有萝卜纹,有红筋者来进行染色。具体的方法是,将高山石泡在杏干水中,或者其他化学原料制成的溶剂中,使其获得接近田黄的颜色。然后再用一些酸性的物质材料,对其表面进行腐蚀,形成白而透明,或者白而不透明的样貌,呈现出“皮”的效果。再进行雕琢,将其内里露出,随后以之冒充田黄销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高山石除了在纹路上与田黄石接近,还有近似于田黄中的红筋,但由于高山石没有经过土壤的孕育,所以其红筋略显鲜红,有些刺眼,不似于田黄红筋的稳重沉着,这些是对这类伪作进行辨别的要点。
多种石料可冒用田黄之名
鉴宝:据了解,市场上大量存在着以其他石种充作田黄销售的状况,请您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元茂:以上这种染色的方法是一种半自然半人工的方法,还存在有用天然石头来冒充的田黄石,其中值得收藏者关注的有以下几种。
用寿山石中的“连江黄”来冒充。被连江的当地人称为“山黄”,产自福州北面连江县金山顶的连江黄,早在清代就被北京的商贾用来替代田黄石销售。但它虽然颜色很接近田黄,却没有田黄特有的萝卜纹,仅有一种被称为“九纹”的丝纹。且该石密度比田黄石大,约在1比2.9,而田黄则是1:2.55-2.65。
连江黄石质发脆,裂纹多,容易裂,其属脉状矿石,无砂矿共有特征,石质上与田黄存在根本差别,并不是一个好的田黄石替代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连江黄中有一种在土里挖掘的“掘性”石品质不错,裂纹少,收藏者当加以关注。
还有一种可以冒充田黄石的,就是在近些年被发现,属于巴林石之一种的福黄石。这种福黄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后,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田黄石的替代品。福黄石有红筋,但没有萝卜纹,所具有的纹路也很不明显,但由于田黄石中亦有纹路不明晰者,所以难将其与田黄石进行分辨。然而由于福黄石没有经历过土壤的孕育,故而缺乏地气,没有田黄所具有的清透感,却有一种发乌的感觉,收藏者可以依此辨别。
目前福黄石的价格仅次于田黄石,一块上好的福黄石亦可卖到上百万元,因此我认为福黄石完全可以摆脱田黄石替代者的阴影,成为收藏者关注的新宠儿。
用“掘性都成坑” 和“贴岩都成坑石”冒充。掘性都成生于土中,质地细腻,多有萝卜纹和红筋,也偶有如鹿目的石皮,近似于田黄石。对其进行分辨一是要看温润度,掘性都成温润度差于田黄。二是看纹路,掘性都成的纹理多为曲而细的水流状、绵絮状纹,与萝卜纹不同。另外,掘性都成皮黄心淡,有的泛灰色,不若田黄质里泛红。其特点是山石气重,质结而坚,肌理多杂而不纯,时有细小的白杂点,所以并不难以分辨。
用”牛蛋石”冒充田黄石。牛蛋石不属当年从山上滚到水田里的高山石,是本来生于水田中的另一种石种,其黄色发暗,有石皮,不透明,不难鉴别。
昌化田黄价格也在飙升
产自浙江临安县玉山的一种山黄石,即人们俗称的浙江田或昌化黄田也可冒充田黄。其产自昌化玉山山上的旱田中,而不是产自如寿山田黄石的水田中,它的面貌近似于寿山的鹿目格(寿山人称为鹿目田)。值得注意的是,昌化黄田的价格也在日渐走高,品质好的一两重的昌化田也达到了几十万元的价格,但它的名气远没有田黄石大,这影响了它的发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好的昌化黄田的密度比寿山田黄石要大,就是说它的质地很细密,为此,搞玉器的人就认为昌化田要比寿山田黄还要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随着田黄石价格的飙高,很多以往未曾发现重视的石头,也用来冒充田黄。比如,近期一种产自河南的石种也被冒充作田黄石销售,其类似于巴林石,也类似于浙江田。在2002年以前,还有一种产自青海的富矿石,也被挪作此用。其黄色鲜亮,给人感觉很是亮丽,但其较薄,不到二厘米厚,两面为平面,夹有白石皮,一般雕高浮雕。且其硬度偏软约在1.5度,用指甲能划动,而田黄石的硬度为2至2.5度。另外还有朝鲜石、绿泥石都能冒充田黄石。因此,收藏者应当时刻注意市场上出现的新的可替代田黄的石材以免上当受骗,蒙受损失。
(责任编辑:汉唯天)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