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华丽彩瓷:乾隆洋彩特展
2008-10-21 09:47:49
磁胎洋彩青地金花鱼游春水瓶
清宫珐琅彩瓷分两类,一是磁胎画珐琅(珐琅彩),一是磁胎洋彩,两者均是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深受清高宗宝爱,藏于干清宫,供皇帝几暇赏玩,传至今日成为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台北故宫订于10月5日至2009年8月15日举办「华丽彩瓷」特展,以磁胎洋彩为主,并选展磁胎画珐琅,供观众比对两者不同之处。
台北故宫所藏乾隆朝珐琅彩系瓷器多达五百件以上,大多完成于乾隆五年至九年间,表现出清高宗即位之初,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文治武功与艺术创作,皆极思有所作为,是以督陶官唐英(1682~1756)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前往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为了博得君心,不断推陈布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旋器;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洋彩」是创新的名词,从字面便知与西洋有关,制作时用了西洋绘画技法。洋彩器上充满了代表清高宗个人的印记,例如御制诗、「乾隆辰翰」、「惟精惟一」、「乾隆」等款印,充分说明清高宗对洋彩的重视,或可解读为清高宗认为洋彩足以代表乾隆盛世创新工艺。
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釉,因而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从制作地点、绘法、纹饰、题词、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民国以后「洋彩」又被误称为「粉彩」。是展选展百余件洋彩之外,亦均依照清宫档案订定品名,以厘清洋彩与画珐琅彩不同,并纠正「粉彩」一辞之谬误。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成对洋彩与成对画珐琅」:重点介绍磁胎洋彩与画珐琅的异同。第二单元「洋彩大观」:介绍洋彩器上西洋元素的应用与融合、宫廷绘画与皇帝诗印、锦上添花纹饰与技法,以及鬼斧神工的玲珑转旋器。第三单元为「档案所见洋彩」。第四单元为「锦上添花烧制过程简介」。
(责任编辑:汉唯天)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