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长江万里图》首次面世
2008-09-27 15:44:41《世界新闻报-收藏与投资专刊》
“话说长江图一卷,谁人有意慢慢看。”著名画家吴冠中从未公开面世的代表作《长江万里图》,此次也成为香港苏富比2008年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的焦点之一。
这幅彩墨画卷长5.3米,气势浩瀚,将长江从西至东所经之地主要景致一一入画——雪山高松、三峡险隘、黄山旭日、太湖园林、江南水乡,及至画家的家乡上海市貌,历历呈现于观者眼前。
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在吴冠中的作品中,这种传统手卷形式的画作是非常少见的。“这件《长江万里图》是他少数手卷里面最重要的一件。我相信所有对他的艺术作品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公认这个情况。所以,不论从稀有性、还是艺术性来讲,这都是吴先生一件很有代表性,而且很重要的一件作品。”
据画家自述,他曾多次沿江而下,溯流而上,投宿在大江两岸写生。1973年,他与几个朋友共同绘制相同题材的巨幅壁画,可惜计划后被搁置。直到1990年,吴冠中重睹当年油画稿本,感慨之余,“忆旧稿,赋新腔”,绘出了这幅《长江万里图》彩墨手卷。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张超群特别提到,这件画作之所以会现身拍卖行,“主要是他(吴冠中)为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老先生才很慷慨地把这件他收藏了差不多20年的重要作品拿出来。拍卖的钱都是捐给学校成立基金的。”据悉,《长江万里图》拍卖收益将赠予清华大学设立的“吴冠中科学与艺术创新奖学基金”。
凭借形式独特、风格鲜明的彩墨画,在20世纪的画家中,人们很容易将吴冠中区分出来。有趣的是,吴冠中作品在市场上出现的初期,反而是在海外,如欧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反响比较强烈。对此,张超群的解释是,每一种艺术新风格出现,受众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对于喜欢传统形式的收藏家或是观众来说,接受吴冠中的彩墨画同样如此。海外市场对于这些新品种、新风格的接受程度可能要更强些。
不过,随着中国大陆逐步开放,民众慢慢接受了诸如西方现代艺术等不同艺术形态,对吴冠中作品也变得容易了解。现在,中国大陆以及海外对吴冠中作品的评价及接受程度,“基本上已经没有很大区别”。收藏吴冠中作品的人比以前数量更多,范围也更广。
(责任编辑:王宇)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