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北京PK上海

2008-09-27 14:06:54《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姚德智

  轰轰烈烈、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结束了。随着各项禁令的逐步解除,艺术市场早就按捺不住夏天的寂寞,蠢蠢欲动了。
  首先发力的北京的“艺术北京2008”,沿袭了前几届的成功,再加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有利条件,似乎它的成功是必然的,毋庸置疑的。接着出招的是上海,不过上海是一次打出了三招:“上双”、“08上海当代”(08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08上艺”(08上海艺术博览会),周边的小展览估计总数有近百场之多,可谓热闹非凡,所有的画廊、艺术中心、美术馆都打出了强档展览。一时间全国艺术市场风起云涌,收藏家争夺战就此打响了!
  “08艺术北京”打出的口号是《以“钱”之名》,似乎是希望藉此达到为这次展览“敛财”的目的。在展览开始之初,社会宣传和炒作可谓是齐头并进。9月5日,艺术北京VIP预展刚刚开始,印尼藏家余德耀便以1200万元的天价购买了方力钧的作品,不过市场好像对这样的“事件”审美疲劳了。社会反响平平,正式展览之后,无论从作品数量和质量,以及参展单位和参观人数,都显得那么疲软。虽然有“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前来“助阵”,但是仍然摆脱不了整个展览空空荡荡的现实。但是展览结束后的官方数据却显示整个展览的形势是一片大好!在稀稀拉拉的展览观众背后,总成交量又创了新高。笔者并不想去怀疑数据的真实性。因为类似的报道已经成为所有艺术博览会后的习惯性数据。
  有点出人意料的是,与北京方面的“叫好不叫座”相反的情况是此次上海的“08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08上海当代”)的官方情况是“叫座不叫好”。什么意思呢?整个展览持续的那几天,几乎天天是人头爆满,连闭幕那天的小雨也没有挡住观众的热情。据主办方讲,如果不是闭幕那天下雨,人应该更多。那天笔者就在现场,观众已经是密密麻麻了,没有一个摊位有空场的。整个博览会的参展单位可谓是覆盖了全球市场,伊朗、印度的画廊都不算什么了,有些我们连名字都不熟悉的国家的画廊也把现场搬到了这里,更别说法国、德国、美国等艺术强国了。看了现场突然想起了一句以前形容上海人居住情况的话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多展商在很小的面积内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手段,把作品的展示效果最大化。展示的作品也是包罗万象,但是和艺术北京“卖相”十足的气势不同的是,这次很多展商并不把“卖”作为首要考虑的目标。特别是许多的西方画廊更多展示的是影像、数码作品等很难“卖”的作品。但是这次“08上海当代”并不是没有大师级作品,张晓刚等全国乃至全球一线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在这次展览上展出、出售。但是成交量却并不尽如人意。反倒是这次展览会上一些不知名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成交量呈明显的增长态势。
  从以上两地的展览情况和作品成交量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全国内地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收藏家和收藏人群在慢慢地发生着一点点变化。首先,如果“08艺术北京”的成交量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我们基本能看出,北京还是一线收藏家在主导着市场。一线收藏家拥有大量的资金,并且有勇气、眼光和实力去把金钱投放在高价艺术品上。而二线收藏家,这个人群客观上说在我国还不健全,这并不是因为二线收藏家对艺术品没有追求,而是我们的艺术家已经走在了收藏家的前面。艺术家、画廊、艺术中心、美术馆已经可以毫不气馁地说,已经走进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是收藏家的生存空间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呢?先不说艺术教育问题,单在艺术品的购买上,我们就落后西方至少15年。我国银行至今还没有购买艺术品贷款这一措施,而欧洲七十年代就已开始推行这种措施。这其实是严重地制约了二线收藏市场的逐步发展,这表示如果收藏家想要购买艺术品就必须自己独立一次性承担所有的费用。这是导致中国艺术圈两级分化不断加剧的重要原因。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中,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增长了2000多倍,但是我们的金融机构似乎还是更关心房地产和股票的走势。
  但是在“08上海当代”中,我们看到了希望!上海二级市场在不断地扩大!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走俏。那些天价的大师级作品,在博览会中还在等待着愿意花天价将他们带走的人。连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在接受别人采访时被问道,博览会成交量大,但是价格偏低有什么感想时都说,展览会上许多作品的价格可以用“贱”来形容,赚不了“钱”,未来应该可以。这些略带幽默的话,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此次“08上海当代”的实际情况。
  这应该来说是一件好事。艺术慢慢开始走向了真正的市场化,一个更广阔的市场应该就在未来。不过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08上海当代”现场成交的大部分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好看。装饰性较强,你买回去挂在墙上会很舒服。作品许多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或者哲学思想。主题和表现手法都较为直接。突然让笔者感觉,整个现场和中国的音乐现状有点相似,就是交响乐还在那里发出高调的声音,但是它渴望的听众大多都在听着流行音乐。“08上海当代”也有这种感觉,大师的作品,有些是有学术价值和地位的作品,孤零零地占据着有利的空间,但是高昂的价位和需要慢慢领悟的内涵,使它们少有人问津,反倒是那些发出靡靡之音的作品牵动着观众的眼球,也成功地钩出了收藏家的荷包。让它们能贴上自豪的红点!———卖了!
  此次北京和上海之行已经结束。留给人们一个思考就是,虽然二线市场在慢慢崛起,但是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二线市场普遍缺乏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市场分析能力。更多的可能仅仅是因为收藏绘画慢慢开始成为一个时尚和身份的符号。而拥有一定资金的收藏家,并不是人人都接受过艺术教育,毕竟艺术是小众的而不是大众的,艺术家的作品不是给所有人来解读的。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整个社会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了,市场才能真正健康稳步地发展,因为毕竟艺术市场是需要资金来做它的支柱的。说穿了,让艺术市场得以不断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东西“名之钱随”。

(责任编辑:王宇)

推荐关键字艺术博览会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