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刘书炯先生:肩负中国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网
在中国,花鸟画最早是起源于晋魏南北朝时期。从隋唐到两宋这六百多年间,然而在唐代是花鸟画的成熟期,随着两宋时期宫廷画院的势力强大之后花鸟画达到了一个巅峰阶段。如今,沉迷和擅长花鸟画的知名大师并不多,刘书炯先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书炯先生,斋号琴韵轩,是重庆市北碚区人,现在就任于中国画院画家、重庆市北碚区文联委员、重庆市北碚区美术书法协会理事、重庆市北碚艺术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北碚区老年大学国画教授。1984年出生于重庆市大足,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成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苏葆桢的得意门生,拜师以后一直勤奋好学,将老师的风格传承至今,并且一直不断努力,其画作能够达到传神灵动,而其作品大多以花鸟画为主。刘书炯先生的代表作有《紫气东来》、《雄鹰》、《鸢尾》、《牵牛双鸡》、《偏岩古镇》等。
偏岩古镇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刘大师并亲耳聆听了其对中国花鸟画的深刻理解,受益匪浅。刘先生说:“从整个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对于花卉、花鸟、虫鱼的描画被称之为花鸟画,而其中花鸟画的基本画法是白描、写意、双钩填彩、没骨。白描就是主要采用线条或者采用渲染淡墨的手法;写意是以点簇或者点垛的方法;双钩填彩是在绢或者熟纸上,先用墨进行双钩白描,在用笔进行渲染;没骨画法就是采用熟纸不必用墨线,只是利用留白处区分花瓣或者花瓣与叶子之间的关系。”
红牡丹
纵观历史长河中,中国花鸟画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传承与发展,经过历史中文人画士的大起大落,一直到十九世纪的九十年代才被复苏,而到了今天花鸟画已经变成中国绘画史中不可被忽略的一部分。就字面上的花鸟画来看,此类画作并非只是画花鸟,而其中也包括多样的题材,比如说蔬菜、瓜果、虫鱼、禽鸟、花卉、动物等。但是伴随着改革开发的到来,世界逐渐向全球化的发展是,在文化艺术上的多元化发展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花鸟画渐渐的出现没落姿态,这也就预示着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将这类画作传承下去。
岁寒三友图
刘书炯先生深深了解到:伴随着世人视野的不断提高,对于花鸟画的欣赏角度也同样逐渐增高,因此对于花鸟画的画家来说只有无限超越才能满足大众的追求;另一方面,提升画技不单单是为了创造利益,更重要的是要在现代花鸟画中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的完成中国绘画的时代使命。众所周知,中国的花鸟画的主要寓意就是描述着人事,而对于花鸟画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临摹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通过画作呈现的景象来影响欣赏者的心智、精神生活、情操志趣等,与此同时表达出作者的一种心态、追求与思想,而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现代画家刘书炯先生。
荷塘清趣
从刘书炯先生的画作中,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出中国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并且他一直都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花鸟画的创作上,虚实呼应将花鸟画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刘书炯先生的话受到了众多收藏者的追捧,并且其画作拥有的很高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邹艳丽)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