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栏】西沐:艺术价值建设是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
2017-06-14 11:35:20雅昌艺术网
记者:您觉得艺术价值建设有什么意义?
西沐:艺术价值的建构在当下中国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艺术话语权的核心问题,艺术市场能不能理性有序的发展与价值建构的如何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艺术价值建构是治理艺术品市场问题的突破口,是一个决定性的工作。成功的艺术价值建设可以通过艺术市场不同业态的结构平衡,进一步优化业态发展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化适配风险,化解风险畸形凝聚,实现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产业创新发展的生态链建构,提升其规模的快速拓展与发展。此外,艺术价值建设可以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提升与扩充中国的文化实力。
记者:艺术市场价值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西沐:艺术品市场面临诸多不足,根源实际上是市场价值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品市场基础薄弱、问题多。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如诚信机制的建构问题、艺术品定价机制问题、交易秩序与退出机制建设问题等,核心是诚信机制建构,特别是“三假”问题突出,这反映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的难度与问题,这些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了30多年并没有很好解决,甚至还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新发展与积累,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深刻地制约中国艺术市场的创新发展。
二、艺术品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缺失、发育滞后。特别是涉及到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这个核心问题的确权、鉴定、评估、集保等服务体系发育不良,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了中国艺术市场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像艺术品要素市场与艺术品资本市场发育滞后,产业支撑体系缺失已成为我国艺术市场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前沿研究空白甚至不足。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中国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及其选择能力有限,成功案例不丰富。前沿理论、实践前沿的研究提升及产业与市场的支撑体系发育不畅、缓慢,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障碍与瓶颈。目前,不少关于艺术市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还没有围绕或者是触及艺术品及其价值建设这一核心领域,而是更多地围绕外围领域去分析探索,这样很难从根本上发挥前沿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以此形成的相关案例,除数量有限以外,且案例的说服力也不强,推广借鉴性差。
记者: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建构表现在哪方面?
西 沐:最直观的是市场价格,建构完善、运营状况良好市场,艺术的价值和价格应该是相吻合的,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价格构成与艺术价值扭曲的现象,艺术市场的价格反映不了艺术价值的本身这是大问题。
第二个是定价机制的形成,艺术价值的建构如果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必须要形成定价机制。以前艺术品市场是一种礼品市场主导的市场形态,所以定价机制是以官本位的东西为基础,强调艺术家的名气、头衔和码头,艺术价值以外的东西在影响艺术的价格。随着市场的调整和转型,现在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收藏时代,更多的强调艺术的自身价值,所以体现艺术价值定价机制的完善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也是价值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三是看市场运行是不是良性持续的,如果扭曲价值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的表现也是价值建设水平与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四是审美的水平和审美的取向,如果让价值建设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审美水平和取向也相应要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这就涉及到大众的教育和审美的引导,这些也是价值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体现,包括对价值的认知、相应教育体系都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艺术价值评估体系探索建构现在什么状态?
西沐:艺术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艺术市场发展水平较市场秩序完善的国家之所以有秩序、运行的比较理性,重要的是艺术系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最上面的是博物馆、美术馆,下面的两角是画廊和拍卖行,这个三角的功能和结构是:博物馆、美术馆主要进行学术的梳理和定位,画廊进行价值发现推广,拍卖行主要是进行定价和价值实现。
中国目前发展状况是这个三角比较残缺,功能非常不均衡。现在的博物馆、美术馆更多的展览和保管的功能,很少有科研能力来进行艺术流派和学术发展脉络的研究。画廊业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几十年一直处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交易规模仅占到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的5%左右。一股独大的拍卖市场,即要进行学术的梳理定位,又要进行价值发现,还要进行价值实现。所以说拍卖业负担了很多不应该负担的东西。这种情况下要做艺术价值评估会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所以要进行完善的市场估值必须要有一个均衡发展的市场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把相关的业态要进行相应的制度性的建设,包括行业管理组织、研究的机构这是第二层面的。第三层面的我们要进行一些信息化和数据库等技术层面的完善。第四层面是模型与算法的研究与开发,只有这几个层面完善体系化了,艺术品评估的问题才能找到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现在迫切想找到一种公式、系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价值建设,它是一个过程、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无论从估值,还是鉴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一种价值建构,但不是去焦虑地去寻找一蹴而就的办法解决问题。
记者: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如何主导艺术价值建设?
西沐:艺术价值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状态,我们常讲,艺术品价值的构成是结构化的、多维度的,不是单一形态的。艺术品价值的构成至少分为5个基本的部分:一是物理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文化价值,四是历史价值,五是市场价值。所以,特别是在多元化艺术表现和价值判断的时代,想要一元化价值形态或是标准是不可能的,价值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价值结构,不可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系统,我们可以有一个总的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审美的理想,但是价值的评判标准一定是多元化的。所以面对多元化的格局,在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弘扬艺术传统与艺术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要去建设更多的面对不同艺术形态与艺术系统的研究机构,根据艺术形态与系统来建构不同的价值评判的标准。
记者:如何构建艺术品发现、价值实现的服务平台?
西沐:构建艺术品发现、价值实现的服务平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首先要加快构建艺术品市场价值链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我们应有的学术研究定位这个层面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尤为重要,这几年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一定要摆脱博物馆美术馆单一的保管展览的场所,发展成为艺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场所和平台。另外画廊业的发展艺术品一级市场的基础性定位,画廊业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发展,整个艺术品市场发展就缺少骨骼,容易出现大的波动,同时画廊也是社会美育的窗口,对艺术品市场大众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拍卖行也需要更加专业化发展而不是承担如此众多的额外功能,一旦一个平台上相互没有制约聚合太多的功能,就很容易产生各种价值发现过程中的扭曲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从市场体系与价值链这个基础方面影响艺术价值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行业管理职能和行业管理组织的建设,发展不同的行业管理组织与行业协会,如画廊协会、拍卖协会、博物馆美术馆协会等,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第三要建立专业化的人才体系与培养机制,加强高端人才的建设,为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第四要加强以立法为基础的管理与监管,一个现代化市场没有相应的立法支撑,没有相应的管理与监管,就是很难靠自己的系统力量走向规范和秩序,这是现实的发展状况告诉我们的。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媒体与环境导向性的支撑导向作用,这种导向功能是对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的。
记者:怎么样的参与者是价值建设的引导者?
西沐:无论是作为艺术家、画廊、拍卖行等等不同的市场参与的各个环节的市场参与者,如果要在价值建设方面有所建树和发展的话,我认为以下四点比较重要:一是在市场经营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二在不同的市场环节中一直在坚持专业化的工作,并形成了正能量的市场效应;三在行业里要有比较高的影响力;第四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比较好的发展愿景和比较强的标示性的作用;五是市场运营稳健有效率。
记者:未来艺术价值建设的发展方向
西沐:目前,中国艺术及其产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自己主导的中心定价原则,消费市场在我国,但定价权话语权却不在我们手里,这导致中国艺术发展还在以西方标准为标准,更显示出了中国艺术实力的不够自信与不够自主。因此,努力培育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自己的中心定价原则,是进一步增强中国艺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一、要将艺术市场的购买力变为艺术价值构建力,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将中国艺术市场中的巨大购买效应变为艺术价值构建效应,可以说成为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艺术市场规模快速拓展的同时,很多方面并未迎来艺术市场定价权与话语权的回归,这一现象广泛地引起大家对我国艺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思考。
二、建构文化艺术能力要打造中国文化艺术精神高地。毕加索的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其研究发现体系与全球推广机制对我们的启示可以说是深刻的。建构文化精神高地则需要要有艺术精品的支撑。产出文化精品需要构建相应的实力,特别是需要有拿出好东西的能力、建构需要竞争力、稳固的支撑实力、资源聚合能力及自主调试能力等,更需要有融合科技进步、市场机制与时代精神的文化创新意识与胸怀。建立文化艺术发展的共识,利用艺术市场机制整合全球性资源,架构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思想体系、发展模式。
三、积极地参与到艺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与推进文化艺术走出去的有效方式探索,下大力气探索艺术资源的深度体验创新,在中国艺术价值建设中,努力实现由把文化艺术送出去,向把文化艺术卖出去,再到按照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规律整合出去。我们要打破仅仅通过学习体验认知艺术资源价值的传统路径的格局,积极发展形成艺术及其资源的价值发现多元化的局面,即:一是通过内容数字化及传播互联网化;二是体验的科技化,特别是利用新科技融合技术、声光电技术及媒介融合技术等;三是体验艺术的消费化,特别是利用市场、产业等机制;四是体验艺术交流的国际化等方式、方法,进一建构起我国艺术资源的生产输出高地。
四、积极推动发展基于市场价值链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与主体,不断矫正与治理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加强发展与建设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推动市场价值建设沿着健康、效率的路径落地发展。
文章转载自收藏投资导刊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责任编辑:杨晓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