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儿时的足迹'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古代儿童生活
2015-06-01 11:06:18敦煌研究院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值得留恋和回忆。当我们呱呱坠地 ,在亲人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回首成长的足迹,还有哪些儿时的记忆留在我们心中呢?
尘封的历史,或许是妈妈深情地讲述,或许是相册中发黄的照片,或许是电脑中存储的记忆,而我们要为你讲述的是:让我们走进敦煌的灿烂佛宫,漫步于绚丽的石窟壁画,去追寻佛经故事中折射出的那些早已在我们记忆中失去的儿时欢乐吧!
初步统计,莫高窟有儿童图像的洞窟183个,约占洞窟总数的37%;榆林窟有儿童图像的洞窟16个,占洞窟总数(42个)的38%。时间从北朝到宋元时期,跨度长达千年。
北朝至隋代,儿童图像主要出现在佛教本生、因缘及佛传故事画当中,人物很小,形像简单,大多用线条粗略勾勒,类似漫画或示意图,主要是为了表现故事情节,只有个别洞窟中的儿童形象较为逼真;唐前期(吐蕃统治敦煌前),随着经变画的出现及净土思想的流行,儿童图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不仅在西方净土变,而且在其他经变中也出现了儿童形象。儿童形象逐步脱离宗教色彩,越来越向世俗生活方向发展;晚唐五代以来,一方面表现儿童形象的壁画题材更加增多,一方面儿童形象也出现了程式化的倾向。
敦煌石窟中的众多儿童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
一、新生命的诞生及人们对其未来生活的期待
九龙灌顶-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阿私陀仙占相-莫高窟第76窟-宋
二、化生童子的出现及对儿童生命本真的赞扬
化生童子-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197窟-中唐
莲花童子-莫高窟第329窟-初唐
三、伦理亲情下的儿童生活
父母恩重经变中的儿童栏车-莫高窟第156窟-晚唐
供养人中的儿童-莫高窟第138窟-晚唐
四、游戏中的快乐童年
群童采花-莫高窟第112窟-中唐
童子叠罗汉-莫高窟第217窟-盛唐
橦伎-莫高窟第61窟-五代
步打球-榆林窟第15窟-宋
童子演奏乐器-莫高窟第148窟-盛唐
五、拜师求学
学堂-莫高窟第468窟-五代
六、童子礼佛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79窟-盛唐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79窟-盛唐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79窟-盛唐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79窟-盛唐
童子礼佛-莫高窟第79窟-盛唐
过去的时光渐渐逝去,
儿时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
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
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向着我们理想中神圣的目标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邓晓庆)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