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齐白石草虫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2014-06-20 15:48:16雅昌艺术网专稿
编者按:在中国的近代绘画史上,齐白石深受大家喜爱。近日在中国画院美术院展出了一批齐白石的虫草画,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首次公开面世。展览期间,北京画院举办了讲座“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北京画院研究员吕晓在讲座上展示了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作品,并梳理了齐白石草虫创作的来源 。
讲座现场
齐白石草虫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艺术特色与成就。其实中国历代都不乏画草虫的画家,特别是在宋代,宋代工笔花鸟画高度成熟,这个时期有很多画家都有很工细的草虫和花卉,比如说南宋的豆荚蜻蜓,明春的葡萄草虫图,这个时期基本上花卉和虫子都是非常写实的,虫子基本上是一种画面的点缀,除了这一件,因为这个巨蝶,画得特别大,其他这些草虫只是画面的一个小小的点缀而已,这个是以蝴蝶为表现对象的,各种形态,都画得很生动。
除了工笔的,也有写意的,比如说明代早年孙隆画的草虫是相对比较写意的,甚至于到清代化岩他也画一些草虫,不过草虫在画面上都不是很突出。齐白石他所创立的草虫画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样式,我总结了一下他主要有三种样式:
第一种,就是用工笔来画草虫而用写意画花卉。一般情况下他是先画虫子,甚至于是在以前画的虫稿上面添的写意花卉;
还有一种是都是工笔的,比如说像《贝叶工虫》,贝叶是很工细的,虫子也是很工细的;
还有一种就是都是用写意的。
现在也有很多人学齐白石的草虫,但是他们在画这种形式的时候往往是先画写意的花卉再来添虫子,因为工笔画是难成而易好,而写意画是很需要功力的,如果功力不够有时候偶然效果是达不到的,所以一般人可能画了很多写意画花卉后觉得这个还不错,再填一个虫子慢慢画,但是齐白石应该不是这样。齐白石的工虫花卉画为什么给大家印象那么深刻?工笔草虫配写意花卉为什么那么跳眼,给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对比,这一张是齐白石的儿子齐子如画的蝈蝈儿。齐子如是拜陈半丁为师画写意花卉的,陈半丁当时是京派赫赫有名的人物,老师给他添了写意花卉,齐子如画的虫子也不俗,但是对他们所结合出来的效果和齐白石的效果大家可以有一个判断,为什么显得这个不突出,而齐白石作品给人印象深刻呢?就是首先他这个没有拉开距离,齐白石很会把握物体和虫子之间的距离,他会显得比较突出。在色彩上有时候会有一些对比,所以显得虫子会突出。而齐子如与陈半丁的这个合作之画感觉是把虫子放在花卉上面之后好像被淹没在这个里边了。
齐白石在草虫演变过程中他有很多的写生,但是有的人断章取义,就觉得齐白石他是不写生的,比如说中国美术馆的一套册页上他有一段题跋,好象也会给人这种误解,他说“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其实有的时候一个人说我不喜欢画这个也是为了推托别人的请求,如果老让画这种工细的作品他也受不了,“余自少至老不喜画工致,以为匠家作,非大叶庞枝,糊涂乱抹不足快意。学画五十年,惟四十岁时,只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戏捉活虫写照”,就是好像是玩似的捉了几只虫,然后来写照画了七只。就是说那个时候画得很少,但是他们不知道齐白石在这个册页的另外两开反复地强调写生的一个重要,说为什么齐白石的草虫能够那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实是跟他的反复的写生是有关系的。比如说在其中一开里边他说不管你是什么大名家或者是画工,如果你不写实,你也不能得这个形似,形象上不能到。另外画天牛,他说历来画家画人手是很难画的,而画虫是脚特别难画的,我也特意把齐白石的那些画稿上虫子的脚仔细看过,对比过辽博齐子如的画,他画虫脚每一笔的顿挫、转折提案的感觉真的是非常见功夫的。齐白石就说“画虫子之脚不宜为,非捉虫写生,不能有如此之工”。是必须要去观察写生的。比如21年齐子如在相仿桥抓到一个蜘蛛以后,齐白石用丝线把它的脚系住,然后用针穿在案上固定住,然后来观察作画。其实我想他可能很多草虫都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虫子总是跳跃的,不像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摄像机你可以拍下来,他是把它捉起来用细针把它固定住四面观察,反复地观察来写生的。
甚至于在晚年的时候他也经常对虫写生,比如《白石老人自述》中记载他给张次溪回信,这个时间应该是在三十年代晚期,他说有一年暑假放假的时候陪张次溪的弟弟玩,他们就捕蝴蝶、蜻蜓,捉到之后都用来给他做绘画的标本,而且他经常去草地里观察这些虫子的跳跃,还有池塘里边鱼的游动。他不断地深入观察,而且他也经常这样去教育他的学生,比如他给他的学生胡橐,就是胡佩衡的儿子说,他说你不要只注意学我的皮毛,要钻研,要写生。
我们看齐白石画鸡或者是画虾非常得生动,其实他都是反复地去观察。比如说他画虾他就在他的水域里边养几只青虾然后不断地用笔去拨动它观察,这就是为什么他画虾能够栩栩如生。他晚年画和平鸽是很有名的,以前没画过怎么办?让人买了几只鸽子回来,自己观察,观察到自己胸有成竹之后他才下笔。所以他就说“我观察鸡的时间比我画鸡的时间是要多得多”,所以才能有神。
他曾教诲他的一个学生娄师白,他说你数过螳螂身上的青筋有多少根吗?就是说他对于这些草虫的观察是非常精细入微的,所以他说“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就是所谓的形神兼备。他不仅观察形似,而且对于这些草虫它们的性格、脾性他也是有观察的。
(责任编辑:龚舒)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