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具”(Figure)——第三届北方雕塑年度展暨研讨会在鲁迅美术学院举行。本次展览聚集了30位雕塑家,展现了北方雕塑家群体近年来的雕塑创作。笔者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简单陈述该展览的策展思路以及研讨会与会人员的主要学术观点。
这次展览主要是围绕着“北方”、“具象”两个概念展开的。
之所用“北方”来界定本次展览,主要理由有三。第一,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为主体的北方雕塑家群体时下虽散居全国,但主要聚集在东北,从地域意义上讲,他们的作品题材与“北方”有天然关系。第二,鲁迅美术学院是东北三省的美术中心,该院在全国的美术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是北方重要的雕塑教学基地之一,输出了大量的雕塑人才,该系的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方雕塑家的创作基础。第三,地域概念上的“北方”有其文化意义上的隐晦指向。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北方艺术群体”有其理性主义的张扬和骄矜,那么伴随着经济地位的衰落,新世纪的“北方”更多了一份惆怅和失落,以“北方”作为坚持的理由也包含了一份无奈的固守。
“具象” 是这次展览的第二个核心概念,也是这次研讨会的唯一核心概念。在研讨会的过程中,“写实”、“意象”、“形象”、“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概念始终与“具象”的内涵、外延彼此交错,争占地盘,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雕塑界的困惑和无奈。在现有的学院雕塑教学体系中,“写实”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在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潮流的冲击下,这种合理性正在遭受质疑,但放弃“具象”等于宣告现有雕塑专业教师的集体失业。这不仅是雕塑界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造型艺术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北方雕塑家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国雕塑家必须直面的问题;不仅是雕塑家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油画家、版画家等艺术家所难以绕过的问题。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雕塑家围绕“具象”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