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读画记】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轴

2012-11-18 16:53:02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朱绍良

  朱绍良先生继“我读张葱玉”之后,根据近期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撰写《上海博物馆读画九则》,在雅昌艺术网独家发表,每两周发表一篇,请持续关注朱绍良雅昌独家专栏,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2年初秋,上海博物馆为馆庆60周年,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四家美国顶尖级博物馆合作,举办“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笔者应邀于展览前一天,在上海博物馆古书画部负责人陪同下,趁展览未开始前一天,零距离没有任何观众参与下,详细观看这些先贤留下的文化瑰宝。

  在仔细审视一天之后,通读展览图录介绍,及展览方对这些书画的结论,有些不敢苟同的地方。返京之后,又仔细拜读前辈古代书画鉴定大家访美读画笔记,查阅宋元以来大量文献资料,将读画心得体会,汇集成文,与志同道合者们分享。

  其一:大都会博物馆藏董源《溪岸图》轴

 

  这幅巨嶂式大轴,设色绢本,时代推论久远,自问世以来,众人对它的评价不一。董源在历代记载文献里,也可读成“董元”,为方便以下仍以“源”字。以高居翰、李雪曼、户田祯佑等美国、日本学者,认为是张大千仿造,与徐悲鸿串通一起做局,证据是一封张大千给徐悲鸿的信。另外,徐悲鸿作为大画家,怎肯以国宝级文物与张大千交换,来换一幅张大千造伪的金农《风雨归舟图》?

  西方学者认为这就是一幅张大千仿造的假董源《溪岸图》。

  后来大都会博物馆为此幅作品做热释光测试,检验结果是北宋时代,一时间西方学者哑言。由此看来,傅抱石先生曾言:中国书画还是要中国人来研究。这一点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国人研究书画的目的,要视其动机而定。有些人是为了扬名立万,标新立异,混淆作品的真相。有些人出于商业目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也有实事求是的有识之士,尊重客观事实,科学的解读这些文化遗产。

  以方闻、陈佩秋、丁羲元为代表的学者,坚信张大千没这能力仿造这么高古作品,徐悲鸿以董源《溪岸图》,换张大千假画金农《风雨归舟图》,就是惧怕张大千的霸气而为之。所谓书信一事,纯属断章取义,而且有待推敲。

  丁羲元甚至以“叶公好龙”,来形容真的董源来了,大家却不敢相认。这里“叶”字居然被大师读错音,应该读成“she”音,甚为不妥。沈诸梁即叶公,芈“mi”姓,沈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约生于公元前529年。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甚至丁大师还联想此幅作品,是描绘南唐中主李璟及后主李煜,在私家别业行乐的故事,想象力极为丰富。

  陈佩秋则以张大千晚年给谢稚柳书信,来说明董源《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是董其昌强定董源之画,上面的印鉴多为造伪,是典型的明朝造伪。这位绘画大家,对鉴定一事确有偏颇, 《夏山图》卷上面贾似道“长脚印”或曰“封”字印何解?《夏景山口待渡图》上面柯九思、虞集跋又如何解释呢?《潇湘图》的问题,的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也不能以阴谋论而定吧!坚持《溪岸图》轴是,唯一的董源真迹。

  曾经在美国举办《溪岸图》研讨会时,对众人喋喋不休的争论,启功先生调侃:董源是人中之龙,龙的变化是莫测的。启先生认为,时代为北宋,接近董源。徐邦达先生也认为,这是一幅北宋绘画,不能证明是董源绘画。傅熹年先生认为,双拼绢,有款幅窄,疑为后添款,北宋画非董源画,与文献记载董源的绘画特点不明显。

  经过认真观看董源《溪岸图》实物,对董源的绘画风格进行推论,根本不具有“平淡天真”的构图,更无董源的“披麻皴”法。最重要的是左侧绢幅明显窄于右侧,左侧的画面疑似被裁减,致使作品连贯性中断,后加上董源款识。款署:北苑副使臣董源画,在侧光下观察,墨色未深入绢中,有明显后添款痕迹。北宋以前的绘画,大多都不署款识,这幅作品反给人以“画蛇添足”的现象。

  此幅上面南宋贾似道收藏印“悦生”、“秋壑”清晰可见,而且与贾似道流传收藏作品钤印一致。国家图书馆藏《神策军碑》拓本,足以证明这两方印的可靠性,北京瀚海曾拍过的钟繇《宣示表》上面贾氏两印,更能证明他的真伪,如果西方学者先生认为书画造伪,笔者所举之例皆为难以造伪的善本与刻碑。柯九思是元初鉴定大家,元朝几代皇帝,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刺吉都是由柯丹丘做书画鉴定,上面柯九思藏印累累,岂不证据确凿。扬无咎《四梅图》、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也能证明柯九思印鉴的真实性。再有就是明初内府“典礼稽察司”半印,但凡对明史略知一些的学者都知道,这是“专纠失仪者”抄家存档的印鉴。

  存世最可靠的董源真迹是日本的《秋山行旅图》半幅,也称为《半幅董源山水》,至今迷失不知去向,这幅传世名迹自古被公认为董源真迹。从已有的《半幅董源山水》图片分析,董源的绘画特点明显,符合历代记载董源的风格。而《溪岸图》却与之差距较大,不能武断为董源真迹,台北故宫董源《龙宿郊民图》,与《半幅董源》非常接近。在笔法上面《龙宿郊民图》,与《半幅董源》董源“披麻皴”法明显,“平淡天真”的构图突出,因此,可以断定这两幅画才是董源的真迹。笔者认为《溪岸图》应该科学的断代为北宋绘画,后添董源款,但是尽管如此,也不失为一件传世名迹。    

  (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文章,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及纸媒刊登请与本网联系,或者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责任编辑:郑晓芬)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