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冥想”申红飙雕塑展主题阐释

2007-05-14 10:18:46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殷双喜

  青年雕塑家申红飙的创作与时下雕塑界的某些流行风格似乎背道而驰。在许多展览中,我们可以看见不少雕塑作品采用波普化的表达方式,变形的人物、夸张的头像、艳丽的色彩。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都市化的商业时代就在我们的身边。   而申红飙却将目光转向了历史,转向了广袤草原的蒙古民族,转向大漠深处,转向他心目中真实的本质的人,这反映出他在一个动荡浮躁的时代,寻求内心宁静的努力,还有他对研究人表现人的浓厚兴趣。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申红飙确立了他的艺术的人文主义的基调,虽然他运用的是西方经典的具像雕塑的方法,但是他却试图在一种东方式的静观中表现他对于当代人的生存的思考。   申红飙将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人与自然的永恒关系,他提出了“人文之力”与“自然之力”的概念,并且将这一对应概念扩展到雕塑的材料与造型,使一种人类文化学的观念表述获得了视觉艺术的基础。具体说来,他用动物甲骨表现人与动物的某种相互依存与融合,用铁表现人类文明的进化,而离离原上草则表现了人所生存的环境与空间,并且蕴含着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这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当下的某些个体感受,而转向具有人文情思的历史感悟。   申红飙选择了“风”作为他的创作切入点,这是一个具有多种解释空间的母题。在《诗经》中,“风”、“雅”、“颂”代表了不同艺术类型与风格,暗含了文化的地域性。而申红飙选用的“风”的概念,既有审美范畴中的“风骨”,也有自然之力的“风化”,还有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文“风景”,所有这些,又形成申红飙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风骨》系列其实是一个具有人类考古学意味的寓言,艺术家先塑造了壮硕的巨人,然后用牛羊的骨片组成人的形象,以此表达蒙古民族与动物的密切关系。艺术家将这些骨片称之为上苍恩赐的英雄甲胄,赋予它一种历经自然风化后的某种不朽的气质。我倒认为,申红飙是在我们这个日渐分化琐碎的时代,试图检拾精神的碎片,重建某种对于人的生存尊严的信仰。所以他的人物造型是团块状的、稳定的、是站立在大地上的,无论是坐卧还是站立,都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圆满。   《风化》系列延续了《风骨》系列中的人物造型,但是转换了材料与表现的形式。这是“风”和“铁”的对话,是自然之力与人类文明的对抗与互渗,材料的转换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铁的材质带来强烈的铁的意象,金戟铁马、塞外雄风,风中的残躯,已经蚀刻出岩石般的锈痕,但仍然屹立在大地上,这样冷峻豪迈的意象,是当代雕塑中久违的英雄气质。我一直认为,青铜材质并非适合所有的纪念性雕塑,它更多的具有古典与神秘的气息,而不锈钢的闪亮却证明了现代工业的理性与炫耀。也许是由于铁的易锈和腐蚀,在现代雕塑中,运用铸造方法创作的铁质雕塑已经不多,更多的是运用切割、焊接、打磨等方法实现的现代金属雕塑。2005年冬我和隋建国访问英国著名雕塑家葛姆利在伦敦的工作室,看到他对铁铸雕塑的运用非常有特点。申红飙对于铁质雕塑的探索,也许可以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漫长的铁器时代给予中国传统雕塑的宝贵遗产。古来青史谁不见?自将磨洗认前朝。这种冷兵器时代的基本材料,其实可以给予我们许多新的语言表现的探索空间。   也许我们可以说,《风景》系列在申红飙的创作中最具有观念性的表达,这一方面是他对形象的切割,植物性材料的引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许多单体作品的组合,构成一个具有纪念性的装置场景。当然,作者将杂草装入雕塑的头部,虽然有着出人意料的视觉对比效果,但我还是觉得,这种草原与某一民族的联想,说明性多了一些。我更注意的是申红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头像,是作者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提炼,每一个人物都来自于生活原型,雕塑家选取了蒙古族的摔跤冠军,将这个民族的风骨气质表达的十分到位。我看他们的表情,无论如何,都体现了一种静穆的高贵。他们在风中冥想,尤如佛祖“拈花微笑”,这是一种精神的瑜珈,是人与神的沟通。我们可以从他们那缓如远山起伏的面部,感受到这些大地之子在时间长河中与自然的永恒共存。申红飙的《风景》系列,继承了秦代兵马俑的雕塑传统,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来自生活的观察与再现,但在整体上表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共同意志。这也提示我们,写实性的雕塑传统并未过时,如果我们具有新的观念与表达方式,人物雕塑可以在具有独特组织结构的环境中获得新的意义。   总的说来,申红飙的雕塑给予我的感受是厚重的,具有历史与人文的综合,不是时尚的但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的作品在这个时代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今天的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个追逐利益的时代,与之相适应的主流文化形态是强势的影像媒体与浅薄的快餐文化与流行艺术。然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历史,转向我们曾经有过的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有关历史的书籍与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这提示我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并不能代替精神生活与心灵的渴求,有关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命的意义的思考,在一个宗教意识薄弱的国度,仍然有待于艺术的表达。在这一意义来看申红飙的雕塑创作,可以视为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雕塑家,不仅关注当代生活,更应注意我们民族艺术中所具有的底蕴深厚的人文精神,努力研究在现代雕塑形态中这种人文价值的表达语言。   2007年4月22日   殷双喜 博士、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刘晓琳)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