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巴黎亚洲艺术拍卖会速写
2012-06-18 09:07:43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2年6月13日,蘇富比在巴黎的亚洲艺术拍卖会上表现不俗,全场拍卖以1068万欧元实现了超过预估价值将近三倍的收益,较最近在伦敦结束的亚洲拍卖周,表现出强劲的反弹。全场成功售出75%的拍品,或90%的总价,72%的拍品以超过预估价值售出。
清乾隆六颈青花瓷瓶
清乾隆御制墨云室记
巴黎正在日益成为继纽约,伦敦,香港后的另一大中国艺术品拍卖中心。本次拍卖中有五件拍品超过50万欧元。全场拍卖价值最高的是一件及其罕见的清乾隆六颈青花瓷瓶,以120万欧元成交,超出高点预估价值将近两倍。一件清乾隆翠绿玉屏“御制墨云室记”以84万欧元成交,三倍于高点预估价值。
无巧不成书,翠绿玉屏“御制墨云室记”与不久前在伦敦亚洲艺术周期间由瀚邦斯以340万英镑拍卖的三希堂玺皆出自乾隆皇帝视若至宝的两处私人收藏-墨云室和三希堂。墨云室位于养性殿中西暖阁,和三希堂齐名。闻名于世的三希堂位于养心殿西侧,得名于三件稀世书法-王羲之书法“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而墨云室则由于珍存李廷珪墨而声名远扬。
乾隆皇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对文化典藏更是执著向往,推动了乾隆时期的藏墨赏墨之风盛行。乾隆向来酷爱书法,对李墨更是求之不得。乾隆56年,陕西巡抚华沅进献了一方古墨,为南唐墨王李廷珪所制,一面有泥金草书“翰林风月”四字。古墨上遍布的细碎云纹变幻无常,尤若蛟龙脊背上的鳞纹,又似天空翻卷的浓云,堪为极品。
世人有云“黄金可得,而李墨不可得。”“今之言墨者,当以李廷珪墨为第一。”李廷珪原姓奚,五代时南唐制墨名家。歙墨的开创者。为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姓李,改名李廷圭。其墨取黄山松烟,制造精良,坚如玉,纹如犀。“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一时冠绝天下,被南唐後主李煜称为“新安三寶”。在宋代,文人对李墨也推崇备至,北宋名臣文彦博、司马光和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苏东坡都曾溢于言表的赞美过李廷珪墨。到了明清时期,李墨更是成为稀世珍宝了。
当乾隆细细品味古墨上浓云翻滚的纹饰时,仿佛体会到山雨欲来之气势。而凑巧的是,在他把玩李墨之时京郊地区真的喜降春雨,接着又陆续收到山东、陕西、河南等地降雨的奏报,于是乾隆异常兴奋,视李墨为不可多得的吉祥之物,随而写下了“御制墨云室记并李廷珪古墨歌”以记载和褒扬此盛况。继而又将李墨收藏在养性殿西暖阁一室,起名为“墨云室”并亲笔御书匾额。一时之间王公大臣无不仰慕此稀世古墨,赋诗作文,并争相以不同的笔体敬书乾隆帝的御制诗。存放古墨的墨云室也随之盛名远播,为世人所向往。
时过境迁,这方珍贵的李廷珪墨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乾隆皇帝“御制墨云室记”的手卷则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本次蘇富比巴黎拍卖的翠绿玉屏“御制墨云室记”镌刻精美,书法精湛,由乾隆赏识的书法大家董诰书。董诰字雅伦,号蔗林。浙江富阳人,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董诰位极人臣,出入禁中40年,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董诰敬书“御制墨云室记”,生动地表达了乾隆对李廷珪墨的推崇,记载了乾隆收藏古墨的一段心路历程,体现了乾隆的文化修养、艺术情操,不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造诣而言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藏品。
2009年嘉德秋季宫廷专场上拍卖过时任大学士福康安恭摹御笔为底稿精心制成清乾隆“御书墨云室记”缂丝手卷,以1972万元,约245万欧元成交。
另一件由朱启钤收藏的缂丝乾隆“御笔墨云室记”现今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亦为清代缂丝乾隆帝御笔法书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两件不同工艺的“御制墨云室记”历经岁月沉浮,沧海桑田,继2009年缂丝手卷的问世后又在遥远的巴黎再现于世人面前,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另人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王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