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012-06-13 16:34:45雅昌艺术网专稿
石涛画像
石涛之于中国美术太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某一方面的成就,更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国艺术家、文化大师全面的素质修养。他的艺术精神、人生境界、创新理念、美学理想、宇宙意识、终极关怀以及由这些所表现于绘画、书法、诗歌甚至造园艺术中的杰出成就,是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更是一个艺术时代的开启。
作为禅宗高僧“苦瓜和尚”石涛,提出的“一画论”,确立了自己的艺术观。“万法归一”、“一生万法”、“一真法界”与道家“道生一”相契合。“一画”是万物之本根,是对天地万物最高的抽象与提炼。“一画之法”是石涛从宇宙本体的高度来阐述自己的艺术观。吴冠中先生认为其实质是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创造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其实不尽然。石涛的一画中有了更为宽广、空灵的对事物本体和对内心世界的概括与总结。有着超越自我的更为宽广的精神空间。他的一画论是中国画哲学理念、思维方式的重要节点。
二十世纪西方视觉艺术革命,抽象主义成为现代主义、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抽象主义独为康定斯基(俄国)、克利(瑞士)、蒙德里安(荷兰)所有。其实,石涛的一画论是先于西方移情说、符号说、有意味形式说的美学之论。他的艺术创造是中得心源的形式创造。今天深刻研究石涛,不仅是我们从自身文化传统中挖掘文化资源,更在于在文化的比较中寻找文化的自信。石涛“我自用我法”、“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我们如何对待传统、对待自然造化、对待艺术本体、对待主客体统一的方法论和价值观。齐白石的“似与不似”、傅抱石的自写灵性、纵横挥洒、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的宇宙气象、黄宾虹“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均得益于石涛。我们从石涛诗歌“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可以看到他的美术思想和艺术境界对他之后的中国画大家的影响和对中国绘画发展的贡献。潘天寿认为“五百年来无此人”,吴冠中认为石涛是中现代艺术的起点。
注:本文摘选自6月10日在《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国博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责任编辑:王博彦)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