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风景
2011-08-08 15:21:49雅昌艺术网专稿
在上个世纪某个时候,“风景”这个词在艺术界被遗忘了,原因很简单,在上个世纪暴躁不安的骚动中,正经历着无穷无尽的战争、逃难、瘟疫和经济大萧条的艺术家们显然更关心人类的苦难主题,表现人性的焦虑、痛苦、扭曲、畸形、绝望的现代派美术勃兴成为主流,包括了战后的形形色色的“前卫”艺术。而当进入新的世纪的时候,我们彼此才发现,原来和平与发展对于人类,比仇恨与战争更为重要。 “风景”这一在上世纪曾经仿佛与“现代”毫无关联的词,现在又自然而然地重新回到“现代”的行列中,甚至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不能设想,一个只有水泥钢铁森林而没有自然生态的民族可以被称为“现代”的民族,那只是一种可悲的现代荒蛮!
我不知道参加这次“南方的风景——我们的亚热带2002”展览的17位艺术家是否作过上述的思考,但我知道,他们如此大规模地、惊人一致地返回“风景”,是出自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由衷挚爱。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十多年来,广西的风景渐渐地恢复了她真实的美丽,这种美丽是如此惊人,以致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家们更是不会让手中的画笔闲着,于是,这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图画,就顺理成章地奉献在我们面前。
10世纪以来的中国山水画和19世纪的欧洲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俄罗斯画派,曾经给我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风景画遗产,但那只是旧世纪的风景,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风景。当然,风景至美至纯的田园之诗是亘古不变的,但每一个时代赋予风景的精神内涵又各不相同。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仍然深受中国文人喜爱,在于它蕴涵着生命的自然和清和;巴比松画家们歌颂的,是欧洲19世纪初农业文明的田园乐曲;俄罗斯画派奉献给我们的,是俄罗斯博大而壮美的森林与草原风光;印象派则以工业时代火一般的探险热情,给人类展示了大自然变化万端、灿烂瑰丽的色彩天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印象派,我们今天仍然会生活在黑白灰的混浊世界中。莫奈、毕沙罗、西斯莱、修拉、波纳尔、凡.高……这每一个不朽的名字,不就代表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吗?今天,在信息和环保的时代,在热烈、温暖、多情、开放的南方,风景又一次走进我们的生活,从我们被日益世俗污染的心灵深处重新唤醒我们与生俱来的土地情愫和人性本能,让我们在紧张忙碌的都市节奏中重新聆听自然之籁,不也是一次自然生命的现代回归吗?把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内涵、巴比松画派的田园诗情和印象派的色彩交响与南方的美丽风景和谐融合,应该是今天南方艺术家们的天然使命。执着于此,我想,一个全新的、开放的、生气勃勃的“南方风景画派”必定会诞生在不久的将来。
重返风景,在今天已不应仅仅是艺术家独自面对的课题,也不应只是艺术家个体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在某种意义上,她应当是全人类在新世纪里新的文明标准的明确标志。
苏旅(艺术家、批评家)
(责任编辑:黄玲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