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20日晚的《国家宝藏》中,甘肃省博物馆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展示了他们收藏的三件国宝——“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画像砖”,其中有两件于5月16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啦!虽然“铜奔马”没有亮相,但他的“弟兄”铜车马出行仪仗却有幸进京,可以说是惊喜异常。此外,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
第二单元:彩陶之冠。
从大地湾一期文化之后,“中国彩陶之乡”甘肃又经历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沙井文化等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彩陶文化体系和完整的发展史,而甘肃出土的彩陶数量巨大、器型丰富、纹饰精美、工艺精湛,极具艺术性。
其中尤以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为闻名,它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高峰,在世界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世界“彩陶之冠”。
红陶葫芦形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人头形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秦安县博物馆藏
鲵鱼纹彩陶瓶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鲵鱼纹是彩陶上流行的纹样。鲵鱼就是娃娃鱼,因有类人的特点,被先民当作神物绘制在彩陶上,多以“龙身人头”的形象出现,这也人们心目中龙的形象。
仰韶文化之后,出现了马家窑文化,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常见的纹样有旋纹、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等,这些图案纹饰大多与先民的自然崇拜有关。
锯齿旋涡纹彩陶鼓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旋纹看起来像黄河的波浪,这与先民生活在黄河边有关。鼓是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是原始艺术发展的主要标志。
水波纹圆点纹提梁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提梁设计是为了提水方便。
变体神人纹筒状单耳陶杯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个杯子与我们今天使用的马克杯相似,设计精巧,握感舒适,纹样流畅,是4000-5000年前古人的日用品。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神人纹,也有学者称之为蛙纹,最后演变成几何纹样。
彩陶发展的末期,又出现了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年、诺木洪文化、沙井文化彩陶等。
网纹高圈足单耳彩陶罐 齐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人形彩陶罐 四坝文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陶罐,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彩陶有很大的区别,它塑造成一个男人站立的样子,这位男子身着短上衣,下着长裤,双手好象插在裤兜里一样,形成陶罐的双耳,最特别的就是他脚上的鞋,看上去完全是一双现代的高腰靴子,而且脚型巨大。
回纹双大耳彩陶罐 四坝文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陶罐上镶贴绿松石在彩陶文化中较为罕见。
双勾纹钩索纹彩陶罐 辛店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倒三角纹彩陶壶 沙井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业务合作: 010-84599636-852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459963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