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华时报讯(记者潘之望)今天下午,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在“大嗨·大戏——刘大嗨个展”开幕式上吸引着中外参观者的目光。据了解,该展览将在太和艺术空间从即日起展出至5月14日。 此展涵盖了艺术家刘大嗨近年…
京华时报讯 (记者潘之望)今天下午,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在“大嗨·大戏——刘大嗨个展”开幕式上吸引着中外参观者的目光。据了解,该展览将在太和艺术空间从即日起展出至5月14日。
此展涵盖了艺术家刘大嗨近年来关于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其中囊括了展厅主墙由24个局部组成耗时两年之久的巨幅力作《本命年·大戏》,是艺术家感知中国当下现实生活方式和当代艺术文化脉搏的重要显现,亦是其以“戏”作为特定线索,酝酿十多年来终于由构思转为视觉图式的学术成果。
学术主持杨卫则从美学层面探讨了刘大嗨的作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大体可由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判,一是艺术语言的原创性,二是作品呈现出来的精神强度。艺术家刘大嗨的作品,不以画笔排刷等常规工具进行描摹,而是以整管颜料的挤压来编织画面,塑造出具有三维效果的厚度叠加,由此附加了绘画的装置意义,原创语言得以建构;而正如策展人贾廷峰所言,大嗨作品中难得的光亮观感,在图式之外形成了带有抚慰功能的心灵指引,其作品的精神强度从此生成。”
据了解,刘大嗨为中国职业艺术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此次展览为刘大嗨全国巡展的北京站,展期将持续至2017年5月14日,其下一站将于今年5月在《艺术厦门》作为特邀单元独立展出。
京华时报讯 (记者潘之望)今天下午,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在“大嗨·大戏——刘大嗨个展”开幕式上吸引着中外参观者的目光。据了解,该展览将在太和艺术空间从即日起展出至5月14日。
此展涵盖了艺术家刘大嗨近年来关于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其中囊括了展厅主墙由24个局部组成耗时两年之久的巨幅力作《本命年·大戏》,是艺术家感知中国当下现实生活方式和当代艺术文化脉搏的重要显现,亦是其以“戏”作为特定线索,酝酿十多年来终于由构思转为视觉图式的学术成果。
学术主持杨卫则从美学层面探讨了刘大嗨的作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大体可由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判,一是艺术语言的原创性,二是作品呈现出来的精神强度。艺术家刘大嗨的作品,不以画笔排刷等常规工具进行描摹,而是以整管颜料的挤压来编织画面,塑造出具有三维效果的厚度叠加,由此附加了绘画的装置意义,原创语言得以建构;而正如策展人贾廷峰所言,大嗨作品中难得的光亮观感,在图式之外形成了带有抚慰功能的心灵指引,其作品的精神强度从此生成。”
据了解,刘大嗨为中国职业艺术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此次展览为刘大嗨全国巡展的北京站,展期将持续至2017年5月14日,其下一站将于今年5月在《艺术厦门》作为特邀单元独立展出。
京华时报讯 (记者潘之望)今天下午,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在“大嗨·大戏——刘大嗨个展”开幕式上吸引着中外参观者的目光。据了解,该展览将在太和艺术空间从即日起展出至5月14日。
此展涵盖了艺术家刘大嗨近年来关于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其中囊括了展厅主墙由24个局部组成耗时两年之久的巨幅力作《本命年·大戏》,是艺术家感知中国当下现实生活方式和当代艺术文化脉搏的重要显现,亦是其以“戏”作为特定线索,酝酿十多年来终于由构思转为视觉图式的学术成果。
学术主持杨卫则从美学层面探讨了刘大嗨的作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大体可由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判,一是艺术语言的原创性,二是作品呈现出来的精神强度。艺术家刘大嗨的作品,不以画笔排刷等常规工具进行描摹,而是以整管颜料的挤压来编织画面,塑造出具有三维效果的厚度叠加,由此附加了绘画的装置意义,原创语言得以建构;而正如策展人贾廷峰所言,大嗨作品中难得的光亮观感,在图式之外形成了带有抚慰功能的心灵指引,其作品的精神强度从此生成。”
据了解,刘大嗨为中国职业艺术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此次展览为刘大嗨全国巡展的北京站,展期将持续至2017年5月14日,其下一站将于今年5月在《艺术厦门》作为特邀单元独立展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业务合作: 010-84599636-852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459963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