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由巫鸿策划的艺术家个展“王冬龄:竹径”将在OCAT深圳馆展厅A及展厅B呈现。
201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由巫鸿策划的艺术家个展“王冬龄:竹径”将在OCAT深圳馆展厅A及展厅B呈现。图为王冬龄“写竹”中
2016年冬日的某天,王冬龄在前往香港的飞机上偶遇来自浙江安吉的胡国良,他不仅深谙竹子的生长习性,更拥有一片专属竹林。闲聊中,他告诉王冬龄,安吉的农民为了区分不同家庭的竹子,会用自制的“捏油”在竹上写字,不仅稳固,伴随时光流逝,字迹更会有斑驳苍桑之感。
这有意思,王冬龄灵感顿生。
2017年4月,他向著名艺术史家和策展人巫鸿表达了“竹上写字”的创作灵感并获认可,巫鸿还指出竹径要有“游”的意境。后经实地考察、创作实践、反复讨论,最终,201根5米长、12-15公分直径的毛竹与捏油,来到了王冬龄身边。
材料即足,便可书写。6月5日,正式开工。
王冬龄甄选《初学记》、《艺文类聚》、《中华竹韵》、《历代名家竹诗新注》、《历代题画诗》等咏竹诗文与题画竹诗,跨越早期《诗经》、《离騒》至近代齐白石、黄宾虹、林散之、陆维钊、沙孟海等人之作,将长期“平面”于书或画中的竹诗文“立体”书于竹上,每根竹内容独立,包括作者、题目、时间、名款,且均为乱书之风,其中惟一根为汉简风格。
初不熟练,写的少,后来快:“14号55根,18号88根,19号118根,21号138根,23号170根,24号结束185根。”前后创作了近20天,还剩下16根,将留到深圳展厅与开幕现场完成。这样一来,王冬龄攫取不同时空、不同形式的历史碎片被有意编织进当下中国的某个时空,而艺术家的个人艺术风尚则有力地主导了这一变动。
“王冬龄:竹径”个展海报
201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由巫鸿策划的艺术家个展“王冬龄:竹径”将在OCAT深圳馆展厅A及展厅B呈现,参展作品延续王冬龄长期探索并不断实践的书法创作方向,融合“书” “竹” “游”三个意象将观众置换到一个模糊的感知区域当中,并试图冲撞记忆与历史、 环境与场地、媒材与符号、图像与装置之间的界限。此外,B展厅内,王冬龄长期创作的多幅水墨抽象作品亦首次公开展出。
“我不过做了第一次集中心力规模较大的对竹乱书纹身的实验而已!”王冬龄说,而刚刚被美国CAA选为明年度Distinguished Scholar(此前仅有两位中国美术史领域学者获此殊荣)的巫鸿教授作为本次个展的策展人,则从更高视角评述:“这里已没有独立的书法,有的是图像、装置和动感的穿透。”巫鸿是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他的加持与联动,必为本次个展带来更加多元与前沿之气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业务合作: 010-84599636-852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4599636-852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8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5]1282-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