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多场的UABB学堂已经完成了70多场,这些课程几乎场场爆满,深受市民欢迎。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深圳设计教育现状如何?有什么建议?本报记者对数位UABB学堂组织者、参与者进行了采访。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黄伟文告诉记者,相比国内其他一线城市,深圳设计教育较弱,深圳的设计师靠其他城市的设计教育来…
200多场的UABB学堂已经完成了70多场,这些课程几乎场场爆满,深受市民欢迎。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深圳设计教育现状如何?有什么建议?本报记者对数位UABB学堂组织者、参与者进行了采访。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黄伟文告诉记者,相比国内其他一线城市,深圳设计教育较弱,深圳的设计师靠其他城市的设计教育来提供,这与深圳城市发展的需求不匹配,与国外相比,深圳设计教育也是有差距的,不过,现在深圳会组织展览、活动等各种灵活多样的设计教育项目来作为补充,深圳的公共机构、民间机构在设计教育方面也较活跃,深圳也会邀请国外设计大师前来,让他们与深圳学生交流。
深圳市博森豪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朱淑桢认为,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设计本应与我们生活形影不离,包括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区、设计促进城市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设计提高市民的审美等,然而,她认为深圳在这方面还没有实现。 朱淑桢说,首先,市民对于“设计”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在这方面的普及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设置多元的、体验式的工作坊也许更加能达到好的效果; 其次,深圳的设计教育资源是有局限性的,深圳高校的设计学院屈指可数,而深圳的设计产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工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行业的蓬勃发展,因此有了全中国最著名的平面设计协会等,行业高度发展的成果反哺回高等教育资源是需要时间的。
尽管深圳设计较弱,但受访者纷纷认为,深圳仍有许多进步的空间,也做出了一些令人可喜的成绩,深圳的不少机构与设计师正为设计教育普及努力。
朱淑桢说,比如深圳首届创意设计新锐奖就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者在参加颁奖典礼之后跟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一起做了一场跨界的设计师工作坊,来自不同行业的设计师(服装、建筑、产品、平面、交互、新媒体)、艺术家跟深圳城市规划的专家黄伟文老师的团队一起,共同探索深圳中心区二号路的升级改造方案,据说那次工作坊的成果将得到采纳和实施。 朱淑桢说,设计教育除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也体现在设计行业发展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影响和对市民审美的提高。在深圳,已经有很多新锐的设计师投身教育普及活动,比如小小建筑师的冯果川、张淼等,他们都已经在建立专业设计师如何向市民普及设计知识、技能和审美的典范,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推崇。
UABB学堂具体执行刘赫说,很多设计类展览,想让市民看懂是很难的,应该像双年展一样,增加展品说明、多种观看方式、配套活动等,让市民在“有趣”中了解这个活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业务合作: 010-84599636-852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4599636-852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18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5]1282-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